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工控自动化>市场分析> 机器人大战群雄逐鹿,谁主沉浮?

机器人大战群雄逐鹿,谁主沉浮?

作者: 时间:2015-11-23 来源:钛媒体 收藏
编者按:说到机器人,最先蹦出你脑海的是什么?是《超能陆战队》里呆萌的大白,是斯皮尔伯格《人工智能》里那个绝望地深爱着母亲的机器人小男孩?又或者是那个能捡垃圾又能拯救世界的小机器人瓦力?

  中国产业面临的问题:亟需加强知识产权战略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283181.htm

  面对产业的蓬勃景象,面对着国内国外的一片大好形势,中国的产业却存在着严重的无力感,这主要表现在相关专利技术开发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

  首先,虽然国内机器人产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基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器人产业仍存在较大差距,如在关键及核心技术上专利缺失,很大一部分需要依赖国外进口。以在机器人制造中常用的RV减速器为例,中国申请人提交的专利申请仅26件,且有效专利只有13件,发明专利只有2件。中国虽然是机器人市场大国,但近50%的专利申请来自国外,中国市场成了国外机器人巨头跑马圈地的战场。

  以日本工业机器人行业龙头安川电机为例,据了解,安川来自中国市场的机器人销售收入已占据集团20%,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大中国工厂产能。

  其次,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有人说机器人企业成功的秘诀有4个,一要拥有优秀商业模式,二要有良好的科技创新能力,三要有优质团队作支撑,四需要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其实知识产权保护应该排在第一位才对。因为机器人产业作为一种战略性新兴产业,其核心在于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若是离开了知识产权战略,就会变成“无油之火”,难以为继。

  综合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机器人产业在国际和国内的战略性地位,笔者建议在这一领域意图有所建树的企业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知识产权整体建设:

  第一、加强专利战略储备,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专利战略储备是指根据专利分析的结果,围绕产业规划所确定的重点研究方向和领域,对产业相关的核心技术专利、关键零部件专利等进行研发和储备。目的是将专利作为战略资源,通过关键、核心技术专利的获取及储备,确保产业技术安全,规避产业专利风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国机器人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积累少,因此以企业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系统开发,生成一批核心专利,形成专利储备,无疑是上上之策。

  第二、围绕核心专利密集研发,形成机器人专利族

  目前我国机器人相关专利申请数量虽然有所增强,但是大多比较零散,较少触及核心专利。机器人有四大核心关键部件:高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和控制器。这四大核心关键部件占到机器人总成本的一半以上。掌握了这“四大件”,就掌握了机器人的“定价权”。

  现实情况是,国产机器人安装的这些核心部件目前主要是从日本、美国和欧洲进口,售价在我国大多为原产地售价的两倍以上。由于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导致很多国产机器人产品价格比国外产品高出一大截。以165千克六轴关节机器人为例,目前,国外产品的总成本大约在16.9万元,国产机器人成本则高达29.9万元;仅减速器一项,国内企业的采购价就是国外企业价格的近5倍,仅价差就高达7万多元。而之所以要进口这些部件,究其根本,是因为我们缺乏在相关领域的核心技术。

  由此可见,如果高性能核心关键部件相关技术研发不能有所突破,我国机器人产业将长期受制于人。因此本文建议,中国企业应该围绕四大核心部件技术开展密集研发,并形成相应的专利组合。

  第三、加强专利运营,形成良性循环

  专利运营是指通过专利的引进、集中和价值分析,以许可、转让、投资、维权等方法,实现专利市场价值并提高竞争对手准入门槛的过程。目前专利运营方式有专利许可贸易、专利信托融资、专利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中国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专利运营方式,如机器人研发企业可采用专利技术转让的方式,尽快获得资金收益,以便启动新一轮的技术研发,加快技术优势的积累。或者也可采用专利许可贸易的方式降低企业压法周期。另外,技术入股,专利信托投融资等也是专利运营常用的方式。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机器人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