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手机与无线通信>业界动态> 国产手机惨败 翻身有否可能

国产手机惨败 翻身有否可能

——
作者: 时间:2007-07-31 来源:ZDNet China 收藏
2007年6月29日,一天之内,人去楼空,国内最早的手机设计公司——中电赛龙通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CECW)就这样划上了句号。7月9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已将重点赛龙经营场所内的财产正式查封。

  2006年6月1日,启迪世纪瞬间蒸发,公司高层和400万元的设备不知去向。今年5月24日,德信无线公布战略重组计划,其中将裁员约400人,使每个季度至少可降低200万美元的运营支出。

  风光一时的中国手机设计业怎么了?面对的惨败局面,我们该作何思考?

  ◎观点一:工业设计在国内的突然“走火”,使其成为了国内企业摆脱同质化竞争的“救命稻草”。但浮躁情绪和“劳民伤财”的无用功可能会让国内企业与国外竞争者的差距拉得更大。

  ◎观点二:既然找到了病因,就可以对症下药,企业不是刘阿斗,他们有求生的本能,更有自我调节的能力。抓住3G的机会,加大科研开发力度,这才是中国手机的前途。

  ◎观点三:中国手机设计公司不是没有过机会。抓住中国手机产业的独有特点才是生存之道,低价多媒体终端/面向学生或者潮流人群的时尚终端,以及TD-SCDMA终端,中国手机设计厂商或许可以借
机打一个翻身仗。

先做减法 再做加法

  张晓楠

  一个手机工业设计企业的溃败,不仅仅给手机产业敲响警钟,而是应该给国内整个工业设计产业敲响警钟。

  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与几年前在国内乏人问津相对比的,是工业设计在国内的突然“走火”,几乎一夜之间,它成为了国内企业摆脱同质化竞争的“救命稻草”。2006年,红点(Red Dot)等国外设计大奖主办机构和知名设计公司纷纷成为国内IT厂商的重要合作伙伴;与此同时,国内开始举办各种设计典礼,并且颁发各类工业设计大奖。

  在国内IT产业内,我们发现各路厂商推出了再花哨不过的产品:瞧那个争奇斗艳的劲儿,真把手机当成了一个装饰品,可是这样的产品推出后,似乎越是大城市的消费者,越是“不感冒”。“鳄鱼皮”,“珍珠装饰”,“老板机”,怎么看怎么让人觉得“土”;再看PC领域,“今天把U盘接口换个位置”,“明天把机箱面板改个角度”,“或者给键盘加个什么装置”,改来改去,都是绕着不痛不痒的地方绕圈子。

  工业设计水平就像一个贵族的高贵血统一样,学是学不来的,到头来只能是东施效颦。它需要文化的沉淀、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产业发展的历练,它不是做一道1+1等于几的算术题。

  而国内的工业设计者,似乎把工业设计看得太过简单了。难道设计就是增加外观、形式、功能?难道工业设计就是讲创新?我们的工业设计企业,做加法做得太多。就跟一个人穿衣服似的,要想把十个颜色都穿在身上容易,要想只穿黑白而穿出品味就很难。工业设计也讲求做减法,只有去掉浮华,留下真谛,才是工业设计追求的最高境界。

  而要想做到这一点,了解消费者需求无疑是再重要不过的。以诺基亚为例,为了掌握手机设计的趋势,2004年至2005年,诺基亚在全球范围内对用户行为模式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先后访问了全球21个国家的7万多用户,收集了100多亿条数据,从中分析了手机对用户的价值、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该公司的产品设计部门开始在近两年开发出了许多突破自己原有设计的、又广受市场认可的产品。

  试问我们的企业,谁在工业设计上投入这么多人力、物力、财力?除了没有诺基亚这样的雄厚资本之外,是否国内企业在眼界上、文化上、战略眼光上也有缺失呢?

  这些差距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弥补的,但是若以目前国内企业“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做些“劳民伤财”的无用功,可能会让差距拉得更大。

 国产手机不是刘阿斗

  张郁

  透过中国第一家手机设计公司坍塌的废墟,人们看到的是国产手机的集体溃败。据信息产业部不久前公布的数据显示,1~5月,国产手机国内市场份额为33.8%,较2006年底又下降了2个百分点。据说很多国产手机品牌的月销量已经低到不在监测范围内。

  同质化、缺乏创新、无技术壁垒、进入者较多、恶性竞争等等,面对这些阻碍国产手机发展的几大因素,在内外交困中,似乎国产手机已然成了扶不起来的刘阿斗,令人灰心。然而既然找到了病因,即可对症下药,毕竟国产手机企业不是刘阿斗,他们有求生的本能,更有自我调节的能力。

  在那些让人随口说出的阻碍因素中,“黑手机”被国产手机厂商咬着牙频频提起。黑手机制造者不用送检,不必开发票,无需打广告,人员从简,服务承诺期限缩短,从零售商直接进货……极尽可能地减少了投入。虽然黑手机影响的是整个手机市场,但由于黑手机主要泛滥区域是在三四级市场,对一级市场影响并不大,而这刚好与国产手机厂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产生了冲突。国产手机厂商一方面要面对洋品牌的重兵压境,另一方面要时时提防“黑手机”在农村市场的包抄。

国产手机如何脱困?如何在两面受敌的状态下生存发展?有消息称得益于2006年主管部门打击“黑手机”以及手机厂商较迅猛的出口增长,一些知名国产手机厂商迅速扭亏为盈。政府的干预和协助自然是企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因素,然而企业自身的壮大才是根本要素。

  在与黑手机的市场争夺战中,我们可以看到,凭借强大的品牌优势,“黑手机”很难动摇诺基亚、索爱、三星等跨国品牌的市场基础。可见最对症的药方该是,企业有创新技术,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

  目前获得手机牌照的国产手机厂商已增到了近百家,从其他行业的经验来看,市场无法承受如此多的品牌,手机业一定需要面临着不断的洗牌过程,没有技术实力的企业终将被淘汰,手机生产企业应在产品技术研发、配套元器件开发、生产、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方面培育自己的品牌。

  而TD-SCDMA或许是国产手机厂商的一次机会,毕竟3G让手机厂商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而外资手机厂商对于TD-SCDMA态度含混,相反国产手机厂商却早在三四年前就已经开始积极着手准备。所谓笨鸟先飞,更何况TD- SCDMA对于国产手机厂商来说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希望国产手机厂商能够抓住3G的
机会,加大科研开发力度,也希望国家能对那些有研发能力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虽然这样或许来得慢一点,财报上不会那么好看,但这才是中国手机的前途。

上游侵占手机设计产业

  高飞

  唇亡齿寒,进入2007年,手机产业不断向寡头整合,中小厂商的日子越来越难过,缺少客户的手机设计公司不由感到一丝凉意。上游芯片产业的不断扩张则压倒手机设计产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手机设计产业一度是黄金产业,国内乃至国际众多中小手机厂商在缺乏设计能力的情况下,从手机设计厂商处购买方案,手机设计产业极高的利润率说明了这个行业的火爆。但在市场逐渐被寡头公司如摩托罗拉/诺基亚垄断之后,这些巨头本身就有非常强的设计能力,对手机设计产业没有依赖性。

  但即使是中小型手机厂商,也因为上游手机芯片产业对手机芯片功能的不断整合,让他们逐渐不用再和手机设计公司打交道。之前有媒体报道,上游芯片厂商展讯和联发科在转型之后,开始向手机厂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软件开发和主板集成这些本来由手机设计厂商干的工作,被硬生生夺走。

  另外,手机核心厂商这两年以来也做了很多集成性的工作。拿手机通信芯片来说,以往需要基带芯片、射频发送芯片、射频接收芯片以及电源管理芯片四块芯片,但是高通这样的手机芯片公司已经将它们集成到一枚QSC芯片中。现在更新一代的手机芯片产品中,甚至已经把多媒体和GPS这样复杂的功能也集成到一块芯片当中去。在手机内部芯片面积大幅度缩水的情况下,手机的内部构造也越来越简单。

  这种上游不断向下挤占的情况下,手机设计公司的工作由原来的高含金量的芯片级设计工作变成了现在的组装整合工作和外观设计工作,能从手机厂商那儿拿到的钱也自然随着手机芯片表面积的缩水而大幅降低。

  手机设计产业,尤其是中国手机设计公司不是没有过机会。在产业的黄金年间,手机设计公司应该专注于核心级研发,而不是在参考他人设计之后,只是做做改变外观和尺寸的工作,来赚这些容易钱。但是行业的变化是让人来不及反应的,现在已经关门倒闭的中电赛龙的的总裁吴晓华早在2006年其实就针对这种趋势发出过担忧的声音,“手机设计产业需要集中力量攻其一点,拥有自己的杀手锏。”手机设计公司转型的空间和时间都已非常紧张。

  对中国手机设计厂商来说,如何抓住中国手机产业的独有特点才是他们未来的生存之道,低价多媒体终端/面向学生或者潮流人群的时尚终端,以及TD-SCDMA终端,在这些领域,中国手机设计厂商或许可以借机打一个翻身仗。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