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汽车电子>设计应用> GPS接收器架构与设计挑战

GPS接收器架构与设计挑战

作者:特约撰稿人:欧敏铨(台湾) 时间:2008-03-11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收藏


图4 A-工作模式示意图
资料来源:Global Locate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79873.htm

  所谓的辅助式(Assisted, A-GPS)。A-GPS的运作架构上又可以分为两大模式,一是由电信运营商来提供辅助信息的模式,一是由设备制造商所提供的辅助模式。运营商的A-GPS架构又可分为为控制平面(Control plane)和用户平面(User plane)两种作法,这类的模式能够提供质量稳定、实时且准确的辅助信息,但建置成本极高,而且用户必须负担额外的联机或服务成本。

  为了打破运营商的控制,有些GPS设备或芯片公司(如u-blox或已被Broadcom并购的Global Locate)已开始提供免费的辅助数据。Global Locate 公司提出LTO(Long-Term Orbit)技术,能将广播星历数据的有效时间延长到2~10天;u-blox也提出AlmanacPlus技术,它可使用十天至两周左右,但所提供位置的准确性会随着时间而下降,下载后前几天准确度最高,时间愈久准确度就愈低,因此最好能经常维持数据的更新。

  在A-GPS的架构中,会由GPS全球参考网络(Worldwide Reference Network, WWRN)所建置的基站来监控卫星的移动,并持续将观测到的数据传送给网络中的中央服务器,通过此服务器来计算预测卫星未来的移动位置等数据;这些辅助数据会再传送给通信网路中的A-GPS服务器,当具A-GPS功能的终端器寻求辅助数据时,就能通过GSM、GPRS、CDMA或UMTS等移动通信网路来实时传送,称为联机式的A-GPS。另一种方式是让用户以离线的方式预先下载这些辅助数据,该用户可在他方便的时间通过因特网或移动网络来进行下载。

GPS设计

  今日的GPS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为了实现市场区别,GPS设备有必要发展出应对策略。就一般性PND的市场来说,由于独立型设备的定位技术已发展到可接受的程度,因此未来有几种走向,一是朝更多附加功能发展,例如整合Wi-Fi、蓝牙(BT)及UWB等无线功能,以及AM/FM收音机、移动电视、视信输入(Video in)等AV影音功能,也可导入硬盘(HDD)、触控面板及外部喇叭输出等功能。SiRF并购Centrality的原因,正是希望发展出属于自己的一套整合应用平台。

  另一个走向则是往更高功能发展,例如提供能够更快定位的A-GPS功能与服务、提升定位追踪的灵敏度,或是加入MEMS运动传感器,为汽车提供不中断的定位功能。在PND或内装式GPS中导入三轴加速度计和陀螺仪(Gyroscope)或磁罗盘等MEMS组件,就能够在GPS信号不良时进行替代性的方位推估工作。

  其原理是通过三轴加速度计所提供的加速度及运动方向变化,以及陀螺仪的转向测量,来计算出车辆位移上的改变,并继续在地图上显示导航的功能。在短距离内,DR系统所提供的数据比GPS的信号来得准确,不过,当时间增加时,误差累积效应会愈来愈大,导航的精确度就会大幅下降。

  还有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就是软件式GPS的开发。所谓软件式GPS是运用GPU或手机的基带/应用处理器和GPS软件来取代今日的GPS基带功能,这对于PND来说可以省下约5美元的系统成本。除了降低成本外,软件式的GPS方案还有助于缩小设计尺寸及提升设计弹性,让产品能随着新功能、新规格的演进而进行升级。不过,软件式GPS仍得克服性能不佳、整合不易,而且会占用极大的处理器资源等设计难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