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电源与新能源>市场分析> 系统价格下降促进光伏业发展 垂直整合渐成气候

系统价格下降促进光伏业发展 垂直整合渐成气候

作者: 时间:2009-06-17 来源:中国电子报 收藏

  李红波 关于上游和中游企业加快对系统应用的整合,我认为这并不是一种趋势,就像火电厂一般不会去拥有煤矿一样。最近国内整合声音比较高,主要是国内的一些企业,因为企业总要向市场端逐渐靠近,也就是说,企业越靠近市场,企业就越感到安全,因为毕竟产品可以卖出去,这仅仅是一种心理因素决定的行动。目前的整合仅仅是暂时的,是一种抱团过冬的做法,相信维持不了多久。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95337.htm

  王再明 产业链的整合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上游和中游的产能过大,竞争激烈,只有联合和整合,才能降低成本,共同抵御风险,这种整合有利于光伏发电成本加快向传统电力成本靠拢。

  史 珺 先整合,后细分。这几乎是所有行业的共同规律,光伏也不例外。从初期的某个环节的各自独立发展,到行业的整合,有助于产业竞争,在产业链达到一定的成熟度后,还会发生细分现象。

  严大洲 最近上游和中游企业正加快对系统应用的整合,这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减少风险的一个重大措施,拥有材料的企业开始关注和参与光伏电站建设,具有如下意义:首先,是光伏发电行业的基础原材料,位于太阳能产业链条的最上游,有责任就最终产品的使用效果进行跟踪、观测,参与电站的建设,使用自家公司的高质量,跟踪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加工过程、参加电站建设与运行考核,强化对产业链的认识,从源头参与,协调配合,共同提高整个光伏产业技术水平。其次,有利于利益均摊,效益共享,风险共担。

  王俊朝 越来越多的中上游企业尝试拓展产业链、进入系统安装应用领域、进行垂直一体化生产,一是源于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3月份联合颁布的光伏建筑补贴政策,在市场低迷时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二是因为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产业链相对较长的光伏垂直一体化生产企业,因自我调控能力更强,表现出了相对较高的抗风险能力和赢利能力。同前几年客户蜂拥上门采购、企业基本不用操心市场的时期相比,能否稳定客户和把握市场已成为事关光伏企业生存的现实问题。垂直一体化生产由于各环节生产可以较灵活调节,市场不完全受制于后道生产企业,各环节利润可以自行分配等而受到青睐,在现阶段有一定的优势。但如果成为一种趋势,企业都变成“小而全”而非“大而专”的生产模式,企业战线拉长、精力分散,也只是将竞争的战场向更下游的环节转移而已,将不利于企业的差异化竞争,更会弱化产业的资源优势。这是产业整体不成熟、上下游协调不够的一种无奈表现。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做专做强,方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美国通用汽车全方位、多品牌战略严重受创的案例值得深思。

  每千瓦时1元是长期目标

  □系统价格至少要降低到20元/瓦以下

  □要降低材料成本,提高组件效率和寿命

  曹仁贤 我认为这里有很多前提条件需要澄清,中国东、西地区的阳光资源差异很大,比如在上海,每年满功率发电的日照小时只有1000小时左右。在西藏、青海可达1800小时,那么同样功率的光伏电站,上网电价会差1.8倍。第二是规模效益,即使在同一个地点,安装10kW和安装1000kW,其成本肯定是后者低;最后是安装场地差异,安装在荒漠地带与光伏建筑幕墙,两者的成本会差别非常大。

  我认为政府已经做了很多事情,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来促进,事实上在中国不可能像德国、西班牙一样给出一个固定的上网电价,因为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只有引入竞争,才能公平发展。所以我认为光伏发电也会采取特许权招标的形式走向市场,只是招标不能以最低价中标为原则,应该以“合理低价中标”为原则。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