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电源与新能源>业界动态> 太阳能公司:从华尔街逃向政府

太阳能公司:从华尔街逃向政府

作者: 时间:2009-06-22 来源:商务周刊 收藏

  当然,企业们的现实麻烦在于,一度“拥硅为王”——“谁拥有了原料,谁就获得了市场和高额利润”的产业规则,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过去时。过去几年中国产业集中大爆发的根本之处是的产量远远不能满足产业的需求。2005年全球总产量为2.8万吨,这其中仅有35%是用来供给电池制造商,而实际的需求量却在1.5万吨左右,缺口甚大。即使到中国企业集中发力的2007年,全球多晶硅产能达到3.6万吨,需求仍然超出了产能,达到了4.5万吨。这一供需矛盾在2008年下半年出现缓解。伴随着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国内光伏企业的多晶硅项目上马,以及受金融危机的打击,多晶硅价格下挫,在2008年10月份后开始暴跌,从当时的400美元/公斤高位,11月份就跌到150美元左右,目前的价格在100美元上下。在分析2008年第四季度净亏损6590万美元的根源时,施正荣也承认,无锡曾在350—400美元/公斤的高位囤积了大量多晶硅。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95498.htm

  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多晶硅的供需将在2009年出现逆转。长城证券分析师周涛告诉《商务周刊》:“据计算,2009—2010年,全球多晶硅产量可达10.7万吨,而需求则徘徊在5.6万吨左右。”对中国光伏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噩耗。

  无论是英利、赛维还是,国内光伏企业目前达成的一个共识就是:响应政府拉动内需的号召,着眼开拓国内市场。目前看来,拉动内需的唯一办法就是把光伏发电成本降至政府以及百姓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

  2008年年底,一份由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第一届理事会议通过后再由无锡、常州天合负责完善的《2012年光伏发电一元一度电的科研专项》,被上报给科技部相关部门,该报告称,2012年我国光伏发电成本将降到1元/度。

  “这是国内光伏企业的一个集体行动。”保定英利的马学禄告诉《商务周刊》,“‘吃鲍鱼’的时代结束了,目前1元/度是一个正常的工业利润,正常工业净利润应该在10%以内。”而在2008年之前,光伏企业的利润率一度高达30%。

  技术替代的压力

  面临困局,光伏企业在积极进行“自救”:一方面向决策层传达着成本下降的积极讯号,另一面,他们也切实从生产环节入手,进入降低成本的“攻坚战”。

  光伏产业链主要由五个环节组成,包括多晶体硅料制造、硅锭/硅片生产、太阳电池制造、组件封装和光伏系统应用。太阳能电池的成本主要来自多晶体硅料和非硅成本两部分组成。2008年以前多晶硅市场价格在400美元/公斤时,硅料占到了整个太阳能组件成本的70%,即使今天硅料价格跌入100美元以内,据马学禄介绍,硅料成本仍占整个组件成本的50%左右。

  千方百计压缩成本,是2009年所有光伏企业关系生存的最严峻考验。作为太阳能电池生产的领军企业尚德,今年年初已经裁员4000人,占员工总数的30%,并加快例如Pluto(冥王星)等技术的产业化,该项技术将使光电技术转换效率提高2个百分点,相应的产品成本降低约10个百分点。马学禄也表示,英利在生产线的各个环节上大概应用了320多项技术,不仅实现了大规模光伏组件全产业链自动化生产,还将组件的单瓦耗硅量和非硅成本降到了最低。

  目前,包括英利和赛维LDK在内的涉足硅料生产的太阳能企业,都声称其硅料成本已降至25美元/公斤。如果这一数字属实,它无疑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按照马学禄的计算,组件成本也就能控制在1美元以内,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则可能还不到0.4元/度。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