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光电显示>业界动态> OLED产业亟须开放平台

OLED产业亟须开放平台

作者: 时间:2009-08-18 来源:中国电子报 收藏

  第四,我国产业化基础良好。中国在有机发光材料的合成方面已掌握了很多关键技术,这对中国进入产业是一个巨大的优势。虹视、维信诺、信利已建设量产线;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一批高校研究也取得了成果;香港晶门科技、中颍电子已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OLED驱动IC开发商。此外,凭借在IT制造方面的优势,以铼宝、攸景、奇晶、统宝等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已走在世界OLED产业化的前列。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97257.htm

  急需开放式的平台

  田朝勇表示,作为一项新型显示技术,OLED肯定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技术层面上,OLED寿命还有待提高,目前只有2万小时,要达到产业化要求,至少要5万小时;OLED在大尺寸方面还有待突破,亮度需加强,有机材料的发光效率需提升。

  目前,我国OLED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从事OLED相关产业的单位应更具开放意识。目前,我国从事OLED的业者遍布全国,吉林、北京、江苏、上海、广东、四川等地都有OLED研发或生产基地,但是全国的资源并没有进行有效整合。

  以日本为例,其制定了40英寸以上OLED联合攻关计划。该计划包括了索尼、东芝、松下、夏普等做屏和电视机的企业,也包括了住友化学、出光兴产、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长州产业、JSR等机构。其共同开发可大面积形成电极的材料技术及制造工艺技术,研发大面积透明封装技术以及大面积有机制膜技术,计划在2015年-2020年量产40英寸以上的OLED显示器。

  虹视联合17家OLED产业上下游的企业,已建立了OLED工程实验室,努力打造我国产业链集群优势。“希望我国更多的业者能够联合起来,共同把我国OLED产业做大做强。”田朝勇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LGOLED面板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