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专栏

EEPW首页>博客> CNN网络结构的发展——看懂这一篇就够了(1)

CNN网络结构的发展——看懂这一篇就够了(1)

发布人:数据派THU 时间:2023-08-04 来源:工程师 发布文章
CNN的全称是"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卷积神经网络)。而神经网络是一种模仿生物神经网络(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数学模型或计算模型。


作者丨zzq@知乎链接丨https://zhuanlan.zhihu.com/p/68411179
一、CNN基本部件介绍

1. 局部感受野

在图像中局部像素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而距离较远的像素联系相对较弱。因此,其实每个神经元没必要对图像全局进行感知,只需要感知局部信息,然后在更高层局部信息综合起来即可得到全局信息。卷积操作即是局部感受野的实现,并且卷积操作因为能够权值共享,所以也减少了参数量。

2. 池化

池化是将输入图像进行缩小,减少像素信息,只保留重要信息,主要是为了减少计算量。主要包括最大池化和均值池化。

3. 激活函数

激活函数的用是用来加入非线性。常见的激活函数有sigmod, tanh, relu,前两者常用在全连接层,relu常见于卷积层。

4.全连接层

全连接层在整个卷积神经网络中起分类器的作用。在全连接层之前需要将之前的输出展平。

二、经典网络结构


1. LeNet5

由两个卷积层,两个池化层,两个全连接层组成。卷积核都是5×5,stride=1,池化层使用maxpooling。


图片


2. AlexNet

模型共八层(不算input层),包含五个卷积层、三个全连接层。最后一层使用softmax做分类输出

AlexNet使用了ReLU做激活函数;防止过拟合使用dropout和数据增强;双GPU实现;使用LRN。

图片


图片


3. VGG

全部使用3×3卷积核的堆叠,来模拟更大的感受野,并且网络层数更深。VGG有五段卷积,每段卷积后接一层最大池化。卷积核数目逐渐增加。

总结:LRN作用不大;越深的网络效果越好;1×1的卷积也很有效但是没有3×3好。

图片

4. GoogLeNet(inception v1)

从VGG中我们了解到,网络层数越深效果越好。但是随着模型越深参数越来越多,这就导致网络比较容易过拟合,需要提供更多的训练数据;另外,复杂的网络意味更多的计算量,更大的模型存储,需要更多的资源,且速度不够快。GoogLeNet就是从减少参数的角度来设计网络结构的。

GoogLeNet通过增加网络宽度的方式来增加网络复杂度,让网络可以自己去应该如何选择卷积核。这种设计减少了参数 ,同时提高了网络对多种尺度的适应性。使用了1×1卷积可以使网络在不增加参数的情况下增加网络复杂度。

图片

Inception-v2

在v1的基础上加入batch normalization技术,在tensorflow中,使用BN在激活函数之前效果更好;将5×5卷积替换成两个连续的3×3卷积,使网络更深,参数更少

Inception-v3

核心思想是将卷积核分解成更小的卷积,如将7×7分解成1×7和7×1两个卷积核,使网络参数减少,深度加深

Inception-v4结构

引入了ResNet,使训练加速,性能提升。但是当滤波器的数目过大(>1000)时,训练很不稳定,可以加入activate scaling因子来缓解

5. Xception

在Inception-v3的基础上提出,基本思想是通道分离式卷积,但是又有区别。模型参数稍微减少,但是精度更高。Xception先做1×1卷积再做3×3卷积,即先将通道合并,再进行空间卷积。depthwise正好相反,先进行空间3×3卷积,再进行通道1×1卷积。核心思想是遵循一个假设:卷积的时候要将通道的卷积与空间的卷积进行分离。而MobileNet-v1用的就是depthwise的顺序,并且加了BN和ReLU。Xception的参数量与Inception-v3相差不大,其增加了网络宽度,旨在提升网络准确率,而MobileNet-v1旨在减少网络参数,提高效率。

图片


图片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关键词:AI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