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嵌入式系统>业界动态> ARM“拉拢”联想戴尔:英特尔阵营现裂痕

ARM“拉拢”联想戴尔:英特尔阵营现裂痕

作者: 时间:2009-12-02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收藏

  市场调研公司GoldAssociates创始人杰克·高德在评价英特尔和AMD的和解时表示,“和解之后,英特尔可以集中精力去应付 ‘长期威胁’了,我指的‘长期威胁’,当然不是AMD,而是。”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00375.htm

  早在2007年,PC业“霸主”英特尔首次提出移动互联网终端MID(mobileinternetdevice)的概念,并发布了凌动芯片,向其图谋已久的小型移动终端市场发起进攻。2008年,公司也宣布将进入小尺寸笔记本市场。

  据了解,公司的收入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取得其IP授权的芯片设计公司缴纳的专利费;二是芯片流片后,制造公司缴纳的版税。这与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到销售都一手包办 的 IDM (Integrated DevicdManufacturer垂直整合制造)厂商英特尔处于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不存在直接竞争;从产品形式看,ARM一直专攻用于小屏产品的微处理器,而英特尔的领域在PC。

  双方业务的交叉和竞争,源于PC与手机的融合趋势。

  都德·布朗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在PC到手机的互联网终端产品横向坐标里,PC业三种产品形式加起来的市场规模年出货量在3亿~4亿部,手机业两种产品形式加起来的市场规模年出货量在10亿~15亿部,而位于中间的移动互联网业的市场规模,“(年出货)可能是1亿部,也可能是10亿部。能不能做大,就看未来的终端能不能做到多样性,能不能像手机那么便宜 ”。

  两大阵营展开激烈搏斗

  都德·布朗的话里有两个关键:产品形式的增加和价格水平的下降。

  在PC时代,英特尔之所以能控制整个产业链,得益于其与软件巨头微软结成的利益同盟。PC制造商赚得多还是少,很大程度上受制于“Wintel”组合。

  而移动互联网为PC厂商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性。在互联网巨头谷歌创立开放手机联盟OHA(OpenHandsetAlliance)大举进入操作系统领域后,PC厂商和手机生产厂商有了基于不同CPU(英特尔或ARM)和不同操作系统(微软或Linux)的多样选择。在这些选择中,“ARM+谷歌”比“英特尔+微软”显然更具开放性。面对产品形式多样和价格低廉的目标,“开放者”显然比“封闭者”更容易实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ARM上网本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