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光电显示>业界动态> 台湾厂商积极进军触控市场,但是关键材料与技术尚存不足

台湾厂商积极进军触控市场,但是关键材料与技术尚存不足

作者: 时间:2009-12-14 来源:51touch 收藏

  集邦科技指出,主要组成结构,包括萤幕前方用来接收讯号的感应,以及接收到讯号后、转化为指令的控制晶片。其中,感应系由ITO玻璃与ITO film组成,其原材料包括玻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ITO靶材等等,相关材料目前主要由日商或美商所掌握。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01141.htm

  触控面板应用备受期待,台湾厂商近年来积极投入触控面板产业。不过,市场研究机构集邦科技(DRAMeXchange)表示,由于触控面板主要组成结构包括萤幕前方用来接收触控讯号的感应面板,以及接收到触控讯号后转化为指令的控制晶片。其中许多关键原材料和专利技术,仍由日本和美国厂商所掌握。未来台湾厂商要朝大尺吋触控萤幕领域发展,还有挑战尚待克服。

  此外,触控面板当中还有许多化学胶材与软板,这些产品同样也由日商与美商所掌控,例如杜邦、3M、日东电工等等。

  集邦科技表示,由于目前台湾厂商多以生产小尺吋触控萤幕相关产品居多,在关键原材料和专利技术仍掌握在日厂以及美系大厂手中情况下,未来台湾厂商要跨入大尺吋触控萤幕领域,还得面临挑战。

  就台湾目前触控面板产业现况来看,现阶段台湾厂商主要切入点,大多是触控面板的下游组装段,亦即触控面板之制造。包括洋华(3622)、介面光电(3584)、荧茂(4729)、富晶通(3623)等等,以及新加入触控面板战局的中小尺吋模组厂全台(3038),都是触控面板组装厂商。

  LCD面板厂商如友达(2409)、群创(3481)、胜华(2384)等等,则是藉由LCD制程技术优势,切入触控面板制造。彩色滤光片专业制造商达虹(8056)、和鑫(3049)等,也是因现有生产设备有利于触控面板生产,加上与下游LCD厂商之合作关系(和鑫和彩晶、达虹和友达),同时投入外挂式触控面板之生产,以及内嵌式(In-Cell)触控面板之开发。

  即便是系统整合厂商藉由转投资或合作布局触控面板,目前也都是以下游触控面板组装为主。包括金仁宝集团投资时纬(3590),目前以生产电阻式触控面板为主。广达(2382)与胜华合作光学式触控面板,以应用于笔记型电脑。中环转投资富晶通,生产4线式与7线式电阻式触控面板。

  在触控面板中游材料件方面,台湾方面则有ITO玻璃/ITO薄膜等、控制晶片之厂商。包括安可(3615)、冠华(8077)均为ITO玻璃厂商,其中安可属于铼德转投资,由铼宝所切割出来成立。另一ITO玻璃制造商正达(3149),则系由鸿海集团所转投资,主要供货给群创,产品包括4线式、5线式与8线式电阻式与电容式用ITO玻璃。

  至于ITO film,过去主要由日商供应,目前安可也准备量产ITO film。另外TFT LCD产业的光学膜供应商,包括迎辉(3523)、嘉威(3557)等也开始投入ITO薄膜生产,即将于第二季底前陆续导入量产。

  控制晶片是目前台湾触控面板产业的重要环节,以义隆电(2458)、禾瑞亚(3556)为代表,控制晶片大厂矽统(2363),近来则同时跨足液晶电视与触控面板控制晶片,主要应用于投射电容式,原相则因为传出成为广达触控面板的控制IC供应商,而受到瞩目。



关键词:面板触控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