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手机与无线通信>业界动态> 华为的成长路:靠自身成长策略打天下

华为的成长路:靠自身成长策略打天下

作者: 时间:2010-01-22 来源:网易科技 收藏

  1月21日消息,路透社今天发表分析文章“的成长路:靠自身成长策略打天下”,认为“的历史掺杂着神秘色彩,给人的印象是不择手段获取技术。但今日技术靠自身有序成长的策略,已成为许多新兴市场企业的路标。”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05419.htm

  以下为文章全文:

  中国华为的历史掺杂着神秘色彩,给人的印象是不择手段获取技术。但今日华为技术靠自身有序成长的策略,已成为许多新兴市场企业的路标。

  中国联想集团四年前购买IBM个人电脑业务,其后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创立于1987年的华为则一直埋头打造自身业务。

  尽管其成长过程中非议颇多,立足深圳的华为已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现在从迪拜到尼日利亚再到拉丁美洲的全球通讯网络运营商都在和华为做买卖,他们将华为同军界的联系和商业间谍活动等传言抛诸脑后。华为的业务伙伴目前包括沃达丰、德国电讯(Deutsche Telekom)和电脑系统安全及服务公司赛门铁克(Symantec),后者还和华为组建了合资企业。

  迄今为止华为最骄人的业绩是:2009年12月赢得了在挪威和瑞典为主要移动运营商建造下一代网络的协议,成功击败对手爱立信,并且这还是在对方的地盘上。

  此类运作成功推动华为从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发展成去年全球排名第二的电信设备制造商,超越阿尔卡特-朗讯(Alcatel-Lucent)和诺基亚西门子通信技术等同业,目前仅落后于爱立信。

  重点放在新兴市场的华为和中兴通讯均有自体成长策略,相对于并购,他们更倾向于自体成长。

  自体成长

  华为的自体成长策略和联想在2005年时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形成鲜明对比。联想的那次突破性收购,事后被证明在很多方面是做得过了头。

  最大的问题是融合两种从根本上不同的文化。联想的目标是快速成长的亚洲消费者和小型企业市场,而IBM个人电脑则主要针对专业人士的高端笔记本业务。于是联想-IBM交易不得不先解决反对者提出的涉及美国国家安全的问题。最后的解决方法是实行不切实际的联合CEO机制,从中国和美国两地共同管理公司。

  相反,华为迄今为止都避免通过并购成长,不过之前华为也曾试图收购美国网络设备供应商3Com,但最终计划告吹。

  摩根大通分析师Charles Guo指出,自体成长对华为这样的企业而言是行得通的,因为他们的产品并不针对广大消费者。“中兴通讯和华为为运营商制造设备,并不直接面对消费者。若需针对消费者,则要塑造品牌、进行市场推广、建立品牌信誉。”

电机保护器相关文章:电机保护器原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华为3G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