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光电显示>业界动态> 电纸书产业链联动突围

电纸书产业链联动突围

作者: 时间:2010-02-03 来源:中国电子报 电子网 收藏

  北京方正飞阅传媒技术有限公司的执行总经理金福伟近日很高兴:该公司的G3(俗称)产品“文房”从去年11月初批量供货到12月底,短短两个月内已经销售了1万台。这1万台产品甚至没能流通到公开市场,大多数被金融机构等集团用户“定制”买走。同样,占有国内市场95%份额的汉王科技这两个月的月出货量也大大超过了此前公布的3万台。同时,翰林、易博士、易狄欧等品牌的开始涌向业界,华为、大唐等传统通信设备制造商也迈入行列,电纸书市场看上去很火爆。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05870.htm

  但是,这样的火爆市场背后也存在隐忧:目前电纸书走俏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受礼品市场的带动。电纸书会只是礼品书么?电纸书是否会重蹈当年商务通的覆辙?中国如何做强自己的电纸书产业?电纸书的热潮之下需要有一些冷思考。

  目前难脱“礼品书”需求

  天津津科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庆诚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国移动阅读产业论坛”上提出一个观点:产业3000万台定乾坤。意思是电纸书市场只有达到3000万台规模的时候,才能算是发展起来了,才足以引起出版界的重视。“否则,此前的都不叫发展叫探索。”他说。据他透露,2009年全球电纸书的出货量不到300万台。李庆诚从2000年开始做电子阅读器到现在,已经在这个领域经历了很多种“探索”。虽然目前这种基于E-ink的电纸书是他最为看好的,但他还是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他认为,2010年全球电纸书的市场规模将达到700 万台左右,3000万台的规模在2012年才有可能实现。

  至于中国市场,李庆城预计,2009年国内电纸书的销量不超过30万台,乐观的话,今年可能会提高到300万台。而金福伟并不这么乐观,他认为2010年国内电纸书的销量应该在100万台以上。汉王科技对这个市场的预测是,今年的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万台,再过10年左右,中国的电子阅读器市场容量将达到5000万台。

  “在我看来,电纸书产业要越过正常的门槛还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进入发展期可能还需要5~7年。我觉得10年并不为过,也不算漫长,毕竟我们要改变的是上百年养成的习惯。”李庆诚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

  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是,2009年电纸书在中国市场走俏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受礼品市场的驱动,尤其是去年年底两个月的热销,即便是行业用户如金融机构的订购,也有年底送大客户的意思。因此,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张亚南认为,到2010年中后期,中国电纸书市场将出现小幅盘整,销量也会有所降低。新格局初步形成后,整个市场又会逐步回升,在随后几年内稳步发展。

  难以避免“给他人打工”局面

  目前电纸书尚处于礼品书境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售价太高,“中国移动阅读产业论坛”半数以上的发言者都提出了这个问题。

  根据中国移动的消费者调查,1500元甚至1000元以下的电纸书才能被消费者接受,但是目前的电纸书最便宜的 2000元以上,贵的甚至达到5000元左右。

  电纸书售价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原材料成本高。《中国电子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的电纸书阅读器,屏的成本约占低档产品的60%,占高档产品的30%。电子纸是电纸书阅读器的关键组件,占这种装置一半以上的成本。目前生产液晶面板的友达和奇美、生产电子纸的元太科技以及台达电公司等抢先一步,在电纸书阅读器供应链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并掌握了电子纸的关键技术。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