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模拟技术>业界动态> 10年内物联网或规模普及 拉动万亿元高科技市场

10年内物联网或规模普及 拉动万亿元高科技市场

作者: 时间:2010-03-11 来源:飞象网 收藏

  3月10日消息,作为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意味着无所不在的通信时代即将到来。据相关机构预计,10年内就可能大规模普及,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06811.htm

  物联网:全球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这一概念的雏形是在1999年提出的。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

  根据ITU的报告,物联网意味着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主动进行“交流”,而无须人的干预。

  物联网的产生,是互联网高度发展后产生的必然需求。有研究机构预计,10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其产业要比互联网大30倍。

  业内专家认为,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鉴于此,美国、欧盟、中国等都把该项目列入国家战略规划,投入巨资深入研究开发物联网产业。

  物联网:中国引领世界的宝贵机遇

  物联网是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商品市场的一种创造性融合。在这样一个具有战略性的物联网领域中,我国在世界上已居于领先行列,享有国际话语权!无论是在政策、技术还是产业链上,我国的物联网发展都拥有显著优势,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我国物联网产业的优势,首先体现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上。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江苏无锡考察时作出了要加快研究、加快在无锡建设国家物联网园区的指示,由此,一股物联网的发展热潮迅速在全国各地蔓延开来:继无锡创建首个“感知中国”中心之后,“感知北京”随即被纳入北京发展规划,而更多的感知城市则在不断涌现之中。国家发改委把物联网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后,温总理又特别指出,要着力突破、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我国在物联网领域的领先,还体现在位居世界前列的技术研发水平上。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研究,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先发优势。目前,我国在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微型传感器、传感器端机、等方面都已取得重大进展。在世界物联网领域,我国与德国、美国、韩国一起,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四大发起国和主导国之一。这将改变我们在计算机、互联网两次信息浪潮中双双落后的局面。

  物联网的发展,最终还要看产业链的实力。2009年,得益于国家层面、产业层面等各方力量的共同推动,一条涉及前端传感、中间信息传递、后端信息处理和应用的物联网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正蓄势待发。我国物联网产业呈现出各参与方迅速聚合之势,一条涉及电信运营商、高校、科研机构、传感器企业、系统集成、应用软件开发等环节在内的物联网产业链已经在“感知中国”中心初步形成。

  中国电信将积极推动物联网进程

  作为中央国企和国内主要的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表示,将在“感知中国”的发展过程中,积极推动物联网进程。

  在推动物联网的进程中,中国电信拥有几点鲜明的优势:首先,从网络资源和用户资源拥有方面看,中国电信拥有固移融合、天地一体的网络,是全球最大的固定通信网运营公司、全球最大的互联网运营公司、全球最大的CDMA网络公司、国内唯一一家拥有卫星通信能力的运营商。基于这样庞大的网络和用户资源,中国电信能够最准确地了解社会信息化需求的方方面面,提供无所不在的网络和服务支撑物联网的发展。

物联网相关文章:物联网是什么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