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模拟技术>业界动态> 物联网究竟是“超级泡沫”还是一场新技术革命?

物联网究竟是“超级泡沫”还是一场新技术革命?

作者: 时间:2010-06-24 来源:中国金融报 收藏

  【当人们还在深究于""这一概念时,与相关的应用已经实实在在地出现在我们周围。小到公交卡手机、上海世博会电子门票,大到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堰塞湖的远程指挥设备,都可以看到的身影。如今,物联网已经应用在智能交通、公共安全、电子监控、现代物流、医疗卫生、资产管理等多个领域。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10256.htm

  于是,一夜间,物联网似乎变得很"火"。那么,物联网究竟是"超级泡沫"还是一场新技术革命?物联网的应用将攻克哪些难题?又将带来哪些潜在的商机呢? 】

  物联网的“前世今生”

  从"传感网"发展到网络化的感知,标识和控制,在国际上通称"物联网"(IoT,InternetofThings),即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标识和传感器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识别管理。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物联网的未来是更为普适的泛在网。

  物联网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1年英国剑桥大学的"咖啡壶事件"。由于几个楼层的研究人员共享一只咖啡壶带来很多不便,结果他们为咖啡壶开发了一套网络追踪技术;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确定咖啡壶的位置,还可以避免因拿到空壶而辛辛苦苦白跑一趟的尴尬局面。1995年,比尔·盖茨在其《未来之路》一书提及了"物联网"概念,只是当时受限于无线网络、硬件及传感设备的发展,并未引起重视。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提出"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2005年11月,国际电信联盟(ITU)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就公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这份报告称,物与物之间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数据交换已经不再遥不可及。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信息交换。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而物联网能成为当前的热点,则要归功于IBM。2008年11月,IBM提出的"智慧地球"(SmartPlanet)设想被奥巴马政府采纳,这使互联网加物联网构成"智慧地球"的概念,被大家广为了解。据悉,如今,奥巴马政府已将这一概念提升到国家级发展战略。

  国内物联网的研究起始于1999年,基本上和国际同步。据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组长、上海微系统所副所长刘海涛介绍,我国的技术研发水平已处于世界前列。中科院早在10年前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先后投入数亿元,目前,中国与德国、美国、英国、韩国等国一起,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要国家之一。目前,我国传感网标准体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的多项标准提案被采纳。

  去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考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时曾表示,至少三件事情可以尽快去做,一是把传感系统和3G中的TD技术结合起来;二是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三是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

  而就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物联网,这也成为物联网产业将大力发展的鲜明信号。

  温总理明确指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而在两会期间,还召开了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筹备会议。据了解,该联合工作组旨在整合国内物联网相关标准化资源,联合产业各方共同开展物联网技术的研究,积极推进物联网标准化工作,加快制定符合我国发展需求的物联网技术标准,为政府部门的物联网产业发展决策提供全面的技术和标准化服务支撑。而近日,工信部科技司司长闻库在公开场合表示,我国将采取四大措施,通过核心网技术突破,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

  有了高端技术的铺垫,有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究竟走到了哪一步?还需要在攻克哪些门槛?风生水起的"物联网"又将开拓怎样的一条"掘金之路"呢?

物联网相关文章:物联网是什么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关键词:物联网RFID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