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光电显示>市场分析> 面板产业升级:企业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面板产业升级:企业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作者: 时间:2010-09-14 来源:中国IC网 收藏

  TCL集团(000100.SZ)投资的深圳公司(深圳8.5代面板线运营主体)8.5代项目阵列厂一层封顶。TCL集团高级副总裁、CEO贺成明表示,公司已经研发了8.5代线产品,正在做工艺技术试验。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12623.htm

  “为了规避专利壁垒,一开始就确立自主研发的HVA为主要工艺路线,目前华星光电已完成专利提案100件,已为明年开工生产做好了技术研发的准备。”贺成明表示。

  截至7月底,TCL集团成功增发募资45.02亿元,解决了华星光电注册资本增资难题后,看上去,深圳8.5代面板线的一切都按照TCL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东生预想的步骤顺利进行。今年6月底开始动工的厂房主体工程和中心动力站,已预计在明年1月底封顶;其他主要工程已经全部完成招投标工作;市政配套工程的变电站、供水、供气、道路等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将满足华星光电未来生产运营的需求;全部设备的选型和技术评估工作也已经完成。

  TCL集团方面表示,按照规划,8.5代面板生产主体厂房会在2011年1月左右封顶,5月1日完成设备搬运,投产会在9月1日前完成,随之开始试产,2011年四季度实现量产,主要生产26英寸至32英寸、46英寸以及55英寸液晶电视模组。

  不过,对于TCL和华星光电来说,目前的顺利进展可能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总投资额高达245亿元的华星光电8.5代项目能否快速实现盈利,是判断该项目成功的唯一标准,而在此期间,拥有华星光电50%股份的深超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还存在退出问题。这对于一家年收入还不到500亿元的TCL集团来说,操控如此巨额的投资项目,仍然不是易事。

  或许正基于此,李东生已经多次向国内主流电视厂家伸出合作的“绣球”。今年5月7日,李东生还特意借深圳光电显示周开幕之际,宴请创维、海信、长虹、康佳等企业高管,邀请他们投资华星光电,但彩电厂家对投资上游面板都各有想法。

  其实,李东生想要解决的不仅仅是华星光电的资金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华星光电量产后,下游合作伙伴的供应问题。深圳8.5代项目的年产能设计是实现月加工玻璃基板12万张,年产26英寸至32英寸、46英寸以及55英寸液晶电视模组约1750万块。

  虽然贺成明之前也曾表示,即便没有其他下游合作伙伴,光凭TCL自己的液晶电视销量增长,就可以消化华星光电产能的一大部分。“按照华星光电产能,TCL可能可以消化60%。”贺成明说。

  今年上半年,TCL集团平板电视销量325.4万台,若按照李东生所说的今年将销售850万台液晶电视和30%年增长率计算,2011年销量可能达到1105万台,2012年可能达到1436万台的规模。

  然而以上数字和说法,均为最理想的数字和说法。因为,TCL未来不可能只出产26英寸至32英寸、46英寸和55英寸4个规格的液晶电视,否则其市场竞争力将大大削弱。

  “包括6代线、7.5代线和8.5代线在内的高世代生产线,各自都有不同的最经济切割尺寸,在市场表现上是一个互补的关系。”业内人士指出,从全球彩电市场发展趋势来看,全球明年还需要新增四五条8.5代面板线,才能满足需求。

  从这一点来看,为华星光电寻找下游客户,也成为TCL 8.5代线未来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否则,目前客户短缺的四川长虹等离子项目,就是TCL 8.5代线最好的前车之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