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光电显示>业界动态> 2011年导光板及原材料供不应求

2011年导光板及原材料供不应求

作者: 时间:2010-10-12 来源:中国IC网 收藏

  DisplayBank表示,TV在近期呈现非常惊人的成长态势,尤其是具Slim Design优势的EDGE型TV的成长更为突显,使得在2010年上半年引发EDGE型TV核心光学零组件的及相关原材料供不应求的问题。进而因供需失衡,在上半年普遍产生核心材料之一的MMA与PMMA的市场价格持续上扬。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13426.htm

  另外,在的加工阶段观察,因既有扩散板专用产线纷纷转换生产导光板产品,产能的扩增仍持续进行中,导致导光板生产厂商之间的竞争更加严峻。

  但近期却发生LED TV的库存过高,自然而然纾解了供给不足问题。虽然TV厂商不遗馀力地采取积极的行销及价格调降策略,以极力调解库存水位,但LED LCD TV的生产规模已较上半年趋缓,进而影响导光板产线的稼动率亦随之向下调整。

  Displaybank表示,预计LED TV在2011年的市场规模将达7,800万台的规模,其中预估EDGE型的LED TV的需求将持续提升,而目前相对低迷的导光板产线稼动率,会对市场需求量激增两倍的2011年LED TV市场造成负面影响。

  另外,预估未来MMA原材料的整体供应状况亦会持续紧凑,使得导光板厂商针对? 薄型化、高辉度化及新制程/新材料方面的开发,亦会持续投入。

  薄型化:导光板薄型化技术被视为些许缓和导光板原材料慢性不足问题,且亦对TV整机的薄型化具有大幅的贡献。目前在市场主流规格产品上,领导厂商的厚度大致在3.5mm/ 3mm左右,于2010年正式进入EDGE型LED市场的厂商的产品厚度约落在4mm左右。但为了将目前3.xmm左右的厚度广泛的降到2.xmm水准,必须先解决耐热及辉度减损等问题,因此预计朝向薄型化的路并非顺遂。

  高辉度化:进入此市场的后进厂商为了与既有厂商之间建立明确的技术差异化,有着积极发展高辉度导光板的趋势。这些后进厂商普偏在导光板本身加入柱状透镜(Lenticular Pattern),或者在网点(Dot Pattern)形成阶段呈现Prism方式达成,可达到微幅提高辉度的效果。

  新制程/新材料:既有LGP原板加工基板的整个制程,不但需透过多种制程达成,且会造成物流成本的上升及材料损失的风险存在,因此持续有些厂商欲透过射出精简制程制造T 用导光板的尝试。但Displaybank的资深分析师Deok-Rae Lee表示,虽然至目前为止尚未证明其技术上的可行性,使仍有一些不确定性存在,但技术本身属具创新的技术,因此仍有不少厂商正持续投入量产技术的开发。



关键词:导光板LED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