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EDA/PCB>市场分析> 中硅高科“硅业报国”

中硅高科“硅业报国”

—— 多晶硅四期工程正式达产
作者: 时间:2010-10-26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收藏

  千里金秋,九朝古都洛阳传出丰收的喜讯――2010年10月,中冶恩菲洛阳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期工程正式达产,的产能再创新高,实现了年产5000吨的生产能力,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13859.htm

  中硅高科是国内从事研发和生产的先行者,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金7亿元,是由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洛阳硅业集团有限公司、偃师金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高科技企业,拥有偃师、洛龙两个生产基地、一个多晶硅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和一个省级研发中心。

  中硅高科的主导产品超高纯多晶硅是电子信息产业和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最基础的功能性材料,被世界多个国家列为战略性材料,其核心技术多掌握在日、美、德等国家手中。为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摆脱高度依赖进口的困窘局面,中硅高科通过自主创新,依托中国恩菲于2005年建成第一条产业化示范线,实现了规模化供应,解决了光伏产业“两头在外”的“一头”问题。

  至此,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型产业从真正意义上植根中国,而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在借此奠定了业内龙头的地位。

  7年来,中硅高科的每一次突破,都堪称是中国多晶硅产业发展的一座里程碑。2003年6月,中硅高科一期年产300吨多晶硅项目开工建设,成为国内第一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晶硅生产技术的多晶硅生产线。该生产线于2005年12月正式投产。同月,中硅高科二期年产700吨多晶硅扩建项目开工建设,2007年6月建成投产。2006年12月,三期年产2000吨多晶硅项目开工建设,2008年11月该项目第一炉多晶硅出炉。2007年12月,中硅高科四期年产2000吨多晶硅项目开工建设,2010年7月投产,只用了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中硅产能达到了年产5000吨的能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步调,但当我们纵览中硅高科的发展史时,透过这一串串不断跳动的数字,你无疑会感到中硅人的步幅比别人更大,步频比别人更密,所以中硅人也才会走得更远。从这样的步调中,你也可以阅读出中硅高科实现“硅业报国”梦想的心,是多么的迫切。正是他们的无悔付出,承载起中国多晶硅产业化跨越式发展的希望,在这“十一五”交替“十二五”的历史性时点,照亮了民族产业的光辉未来!

  自主创新的杰出典范

  短短的7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然而就是在这历史长河中宛若一沙的时间里,中硅高科创造了奇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最终掌握了与世界巨头平等的话语权。如果说其中有什么秘诀的话,这就是始终坚持“依靠自主知识产权,走规模化道路”的发展战略。

  成立伊始,中硅高科股东会、董事会就认识到,不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实现自主知识产权,就无从改变我国多晶硅材料供应受制于人的困局,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和光伏发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发展也就无从谈起。正是在这一使命感的驱动下,中硅人开始了创新路途上的艰难跋涉。

  中硅公司采用的新改良西门子工艺,集中表现为物料闭路循环、能量综合利用两大特点。但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两大技术系统需要不断完善、优化提升,方能满足生产最佳配比原则。

  2003年,公司承担起12对棒节能型多晶硅还原炉成套装置研究,2004年3月通过鉴定,成果应用于年产300吨多晶硅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建设。2005年承担国家“863”计划攻关项目――“24对棒节能型多晶硅还原炉成套装置研究”,该还原炉直接应用在中硅高科三期年产2000吨多晶硅扩建项目的生产系统中,于2007年3月通过验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经鉴定,各项指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对我国多晶硅行业产业化技术进步有重大推动作用。目前正在承担的36/48对棒节能型多晶硅还原炉科研项目,将有利于提高还原炉单炉产量,进一步降低电耗。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关键词:中硅高科多晶硅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