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电源与新能源>专题> 车载应用中的电流检测

车载应用中的电流检测

作者:Jerry Steele,德州仪器(TI) 战略开发工程师 时间:2011-05-31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收藏

  要求的车载应用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19957.htm

  车载应用中的包括控制通过螺线管和喷射器的电流。例如,在柴油喷射时,我们用48V 或更高的电压迅速地将感应喷射器的电流提高到20 安培。一旦达到20A,电路就会向控制电路提供反馈信号,以保持喷射器电流为20A 不变。

  电流检测通常可增强重要的性能或特性。电动车窗系统是展示电流检测技术优势的一个很好的例子。由于马达扭矩与电流成正比,因此马达在扭矩过大的情况下就会停止工作,比方说人的胳膊卡在电动车窗上,或者机械系统发生故障时,马达都会停止工作。

  电流检测的方法

  负载或电源的低压侧或高压侧都可进行电流检测。共模电压是指分路(shunt) 上的电压(不是分路上的差分电压),在低压侧检测为零伏。低压侧检测最简单,可采用最基本的放大器电路。低压侧检测的难点在于:低压侧检测会影响系统的接地端,可能还需要增加更多的线路,而且这种作法通常不利于故障诊断。

  图1 中的高压侧分路放大器可检测很高的电源电压上极低的差分电压(通常为100mV 或更低),通常在车载应用中为13.8V。不过,如果为无限制的(unconditioned) 电池线路,那么会受瞬变影响:如果无意中将电池方向放错就会出现–13.5V 的情况,如果出现负载突降或感应反冲,那么最大瞬变可达72V。不妨设想,放大器通常采用5~12V 的单电源供电(5V 的电源供电日益常见),这就需要放大器的输入引脚连接到共模电位,大大超过了放大器电源轨的限制。

  图1 在高压侧电流检测中,共模电压是主要问题

  老式分路检测电路基于差动放大器,即周围带四个电阻来设置增益并提供差动输入的运算放大器(operation amplifier)。这些电阻使运算放大器能接受超过其电源轨的共模电压。不过,这也会带来下面一些负面问题:一是电路必须配置为衰减器,在随后的运算放大器级中恢复增益,如图2A 中的IC 结构图所示,运算放大器的增益会成倍增大第一个放大器的偏置和漂移量,从而降低整体性能。二是采用高共模电压差动放大器要增加电阻网络,以使之在仍然只提供单位增益的同时能够接受较高的共模电压。高共模差动放大器带来的影响在于:运算放大器的噪声增益与共模衰减成正比,如图2B 所示的差动放大器结构采用了20:1 的内部共模衰减,此举使放大器的偏置、漂移和噪声都比运算放大器本身扩大了20 倍。此外,较大的输入电阻也会造成较高的噪声。

  图2 可用于车载电流检测的电阻型高共模电压差动放大器

  电流分路监控器是专门用于分路电流检测的高共模电压差动放大器,能够解决电阻型差动放大器的局限性。电流分路监控器与差动放大器相比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共模电压功能通常只扩展到正电压,而一些电流分路监控器允许共模接地。这会造成更多的衍生情况,我们随后还要谈到。共模电压功能也允许扩展到负电压。电流分路监控器从一开始设计时就是以单电源电压工作的,通常最低电压可达2.7V。图3 显示了两类电流分路监控器,分为电流输出型分路监控器和电压输出型分路监控器。电流输出型分路监控器通常静态电流较低,需要外部输出电阻,从而使终端用户能够设定增益。电压输出器件采用固定增益且不需要其他组件。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关键词:TI电流检测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