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嵌入式系统>市场分析> 全球32位MCU市场结构分析

全球32位MCU市场结构分析

——
作者:王莹 时间:2006-05-12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收藏

ARM在32位IP市场中居于垄断地位,但32位市场的未来也许并不像这张表清晰简单。众多32位公司规模无法与ARM相提并论,但技术实力毫不逊色。众多32位公司正卧薪尝胆,试图打破这种垄断。这场战役谁将是最后的赢家?

众所周知,ARM的成功主要靠在手机市场的巨大成功:在整个手机市场占有80%以上的份额。但在其他领域,例如日本游戏机、美国机顶盒市场,MIPS公司业绩骄人。Freescale、IBM、Intel、日本瑞萨、ADI等也在各自的汽车/工业、计算、消费等特定领域中有广泛的客户支持。中国还有神州龙芯、苏州国芯、北大众志等一批中国芯。美国新出来的Tensilica可配置IP也充满了后劲。FPGA领域,更有巨擎Xilinx和Altera等不甘屈服于权威,Xilinx的处理器核采用了PowerPC硬核,Altera采用了自己的Nios软核,只有市场规模略逊的Actel与ARM紧紧拥抱。

在所有ARM以外的32位处理器公司,都强调自己的技术实力很强,比ARM……。看来,32位市场的暗流涌动,并不像这张表这样清晰简单!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