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光电显示>业界动态> 爆发还是灭亡 “日本制造”风光不再

爆发还是灭亡 “日本制造”风光不再

—— “日本制造”是否将远去
作者: 时间:2012-02-09 来源:半导体制造 收藏

  松下总裁大坪文雄曾表示,2012财年松下有望实现V形恢复。对于“赤字大户”的电视部门,松下将把重点放在高附加值产品上。同时,他希望将松下改造成太阳能面板及车载电池等环保创新型产品的领先厂商。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28701.htm

  夏普近日宣布,将日本大阪堺市屏幕工厂产能缩减50%,以减轻电视机销售低迷带来的库存压力。在去年第四季度,夏普宣布进军“白电”市场。

  业内专家分析,在家电寒冬到来之际,本就不具备白电优势的夏普希望借白电挽回市场颓势有些“慌不择路”:即便进军高端市场,仍将受到西门子、三星、LG等众品牌的夹击而举步维艰。

  家电行业专家刘步尘表示,日系家电要崛起,首先是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其次要放弃传统家电,转向新能源、电池、医疗器械等领域,才可能“柳暗花明”。

  颓势背后 国内对此有何启示

  尽管遭受巨额亏损,但不得不看到,、松下、夏普等日系家电巨头,仍一直在积极探索创新和变革,但与以往的“日本制造”代表的创新已经不同,与三星、苹果等世界先进创新企业相比,日系大牌脚步明显慢了。

  2011年以来日系家电巨头齐陷巨亏泥潭,固然有全球整体经济环境不景气、日元升值、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因素,但必须承认,很大程度上这是源于日系企业创新力的不足。在与韩国同行三星、LG的竞争中,日系巨头的创新能力已力不从心。

  2011年,三星是亚洲企业的榜样。在电视业务方面,坚持技术创新、依靠成本优势进军世界市场,成功开发新一代OLED电视;在智能手机业务方面,三星Galaxy智能手机能与全球创新的楷模苹果公司的iPhone手机并驾齐驱,这有力彰显了创新力始终是企业的“第一要义” 。

  得益于中国当前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庞大的内需市场,再加上中国家电行业比较成熟的市场机制,中国的家电品牌维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然而,对中国本土家电企业来说,还远远没到放松警惕的时候,一方面,必须看到,我们自身原创产品在市场的影响力依然有限,另一方面,依靠低价“跑量”的模式,并未完全被摒弃。在国内市场,、夏普、松下的电视机仍然牢牢占领高端市场。

  对此,王永指出,首先,中国家电企业要坚持自主创新和品牌战略,积极寻求核心技术研发的突破;其次,立足国内市场,牢牢抓住中国当前城镇化进程中不断开拓新兴市场的机遇,同时积极进军国内高端市场;第三,做到未雨绸缪,提高风险意识,努力实现“弯道超越”。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索尼液晶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