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电源与新能源>编辑观点> 提升能效,让整个世界微笑

提升能效,让整个世界微笑

作者:李健 时间:2012-11-20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收藏

转换器的转换效率可以按照输出功率除以输入功率计算,或者换一种方式,按照负载功率除以输入功率计算。在电源转换过程中产生热量所导致的结果是,系统设计师必须仔细考虑应该使用什么类型的稳压器。因此,在很多制造商中出现的一种常见的趋势是,采用开关稳压器而不是更简单的线性低压差稳压器,因为开关稳压器可以更高的效率工作。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39107.htm

  在几乎任何类型的电池供电便携式设备中都需要多个电压轨,这种情况非常常见。这些轨包括多个微处理器轨和大量特别功能电压轨。因此,对提供必要功率的电池需求已经极大地增加了。不过,电池的外形尺寸一直保持相对较小,而且功率密度仅实现了适度增加。结果,在几乎任何手持便携式设备中,电池运行时间和良好的热量管理都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卖点。这导致需要非常紧凑和高效率的多输出同步降压型转换器。

  同步降压型转换器与传统线性稳压器相比,已经在电池运行时间上有了极大改进。此外,这类转换器提供 96% 左右的效率,几乎无需任何散热器。因此,就电源转换 IC 而言,Tony Armstrong看到的一个日益增强的趋势是,提供多输出器件,例如 6 到 8 个通道,而且所有通道都是同步降压型转换器,以在很宽的电流范围内实现高效率转换,同时以高于 2MHz 的开关频率工作,以保持尽可能小的外部组件尺寸和解决方案占板面积。

  便携设备集成的功能越来越多,功耗也越来越高,而电池容量及技术的进展仍然缓慢。郑兆雄强调,便携设备设计人员必须适应这种结合许多功能的高集成度趋势,提供足够长的电池使用时间,同时配合消费者对纤薄外形的需求。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可行策略是在选择集成多种功能的主芯片组,同时选用高集成度的集成电路(PMIC),帮助简化设计,使控制电源所需的资源减至最少,并将外形因子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虽然高集成度PMIC的应用日益增多,但随着便携产品功能不断增多,集成度相对较低的电源转换IC的需求也增加了,以此配合增加新功能。

新的竞争需求

  电源半导体是个技术发展相对平稳的行业,新技术的出现并不多,但是在更高能效需求驱动下,如何帮助客户应用新技术更快更高效进行电源设计,就成为电源半导体厂商竞争的焦点。

  绿色、环保、节能一直是这几年电源动力系统技术创新的重点。随着绿色技术在各行业的不断渗透,新的行业标准也在推动产品升级。照明、电信、智能电网、智能家电等领域同样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也是电源厂商重点关注的方向。节能主要体现在电源产品本身的节能和整体机房节能,而“绿色”主要体现在提高整机效率、减少对电网的干扰以及节省空间、节约成本等方面。另外,模块化电源、网络化电源等也是目前的关注焦点。模块化电源,除了能提高电源供应的可靠性,企业自身还可根据用电负载选配模块。因此,厂商们如果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甚至提高市场占有率,持续技术和产品创新是重中之重。

  面对这个问题,郑兆雄认为,电源设计相关的新技术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可以采用创新的电源架构来优化电源在完整负载范围内的能效;另一方面,可以细致分析电源各个可能的功率损耗来源,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减小功率损耗,进而提升能效,并配合减小尺寸及提升功率密度。例如,当今的电源设计人员不仅要提供更高的满载及典型负载工作能效,也要优化电源在轻载条件下的能效,从而在完整负载范围内均能提供优异的高能效性能。

  王剑介绍,飞兆半导体的业务重点仍然是能效及移动连接性的主要应用和市场。一直是追求功率密度领导地位,Dual Cool新型功率专用封装技术,以满足电子产品设计对更高效热管理的不断攀升的严苛要求。该技术通过在封装顶部增加一个散热块,在垂直裸片结构的漏极和源极形成一条直接散热路径。利用这种结构,除了到印制电路板的直接传导路径之外,还能利用一个散热系统在封装顶部实现额外的冷却。

  最近,为了提升效率和控制性能,许多马达控制应用已经采用了逆变器解决方案。即便在家用电器领域,BLDC逆变器解决方案正在普及。不过,关键问题是如何提高这些解决方案的成本效益和可靠性,许多功率器件供应商针对这一市场推出分立器件或模块解决方案。制造商喜好使用模块解决方案,因为相比分立解决方案,模块解决方案具有数项优势。首先,模块方案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许多成套设备开发人员在设计功率部件和栅极驱动电路时遇到了困难,因其布局周边是非常敏感的。而模块解决方案在设计中考虑了这些因素,以期减小杂散电阻/电感并优化开关特性,这可以通过优化硅晶片安排及缩短引线粘接长度来实现。

  近年来,由于越来越需要高能效应用,所以迅速提到设计日程上来,成了工程师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由于希望系统能够提供更多功能,所以多种终端设备的功率电平和电源密度要求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解决方案能够以更小的解决方案尺寸提供更高的电和热效率,同时还要满足严格的法规要求和终端用户对更高能效的需求。潘大伟介绍,IR采取的战略包括构建更高效的功率半导体技术和产品与新封装解决方案,让用户无需提高成本即可提高应用效率。我们还提供用户轻松、快速评估和实现这些新电源管理技术所需的工具和工程支持。随着设计者和技术人员逐渐接近芯片的物理极限,进一步提升性能就变得越来越复杂,并且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方可实现。某些情况下,为了提高系统的电源密度和减少能源浪费,同时缩小系统尺寸,降低复杂度和削减成本,需要新技术来构建元件,而其它情况下,则需要新材料。除了努力提高现有硅基电源器件的效率和集成度,IR还将重点开发GaN基解决方案。

  目前在电源管理领域有很多热点技术,而新技术的一个典型例子是来自可替代能源领域。显然,任何专注于应对这一领域的电源管理产品都将有极大的增长潜力。

  对环境能源进行非常少量的收集和管理,可以借用该能源能用来执行各种功能,以达到部分节能与提高能效的目的,例如监视大楼中的 HVAC 系统,从而使能源利用效率更高。在我们周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环境能量,能量收集的传统方法一直是借助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不过,新的收集手段允许我们利用各种各样的环境能量源来产生电能。此外,重要之处并非电路的能量转换效率,而是更多地在于可为其供电的“平均收集”能量值。例如:热电发生器可将热量转换为电力、压电元件可转换机械振动、光伏元件用于转换阳光 (或任何光子源)、而流电元件则可从湿气实现能量转换。这使得能够给远程传感器供电或对电能存储器件 (例如:电容器或薄膜电池) 进行充电,从而可为微处理器或发送器实施远程供电,而无需使用本地电源。Tony Armstrong认为,这反过来又为将凌力尔特的能量收集产品用作潜在的解决方案带来了机会。

  可替代能源带来了很多机会,其中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是太阳能供电的电子设备市场。随着各公司不断寻求降低能耗的方式,该市场也在持续增长。例如智能电表,这类电表用在智能电网上,希望由环境能源供电,以降低工作所需的能源成本。一个可行和充足的能源是太阳能。不过,因为太阳能是易变和不可靠的,几乎所有太阳能供电的设备都具备可再充电电池。因此,一个重要的目标是,抽取尽可能多的太阳能以给这些电池快速充电,并保持它们的充电状态,以在没有太阳可用时将电池用作能源。

数字模拟的博弈

  模拟电源和数字电源经过几年的博弈,目前进入相对平衡的一个阶段,比较而言数字电源和模拟电源各有优势。如数字电源更灵活,但在响应速度、成本及占位面积方面,相比模拟电源仍有不少差距。总的来看,模拟电源仍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在不需要额外数字控制功能的应用中,模拟电源及电源管理芯片毫无疑问是首选。安森美的郑兆雄直言,领先的高性能、高能效电源方案供应商在模拟电源领域也不断创新,包括以创新的电源架构来配合提升电源能效,应对更加严格的能效要求,使模拟电源在未来仍有极广阔的发展空间。MAXIM的Jon Day则表示,目前对于数字和模拟控制方案的对比大多集中在性能方面,但应该看到模拟方案在成本上仍然有一定的优势。不过随着数字电路转向更小的尺寸,这种情况将会发生逆转。数字方案的主要优势在于远端控制的灵活性以及简洁的控制架构——无论在用户级还是系统管理级。

  当然,作为新技术出现的数字电源,必然有其自身的优势才具有了挑战模拟电源的可能。以数据中心为例,如果数字电源设计正确,就可以降低数据中心能耗、加快产品上市、具备卓越的稳定性和瞬态响应、并在诸如网络设备中提高系统总体可靠性。网络设备的系统设计师需要提高系统的数据吞吐量和性能,并增加功能。同时,还有一种压力,就是降低系统总体功耗。数据中心面临的挑战是,通过重新安排工作流程,并将作业转移到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服务器上以使其他服务器能停机,来降低总体功耗。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有必要知道最终用户设备的功耗。恰当设计的数字电源管理系统可向用户提供功耗数据,允许做出智能能源管理决策。

  Tony Armstrong的观点中,数字电源系统管理的一个主要好处是,设计成本降低,且产品能更快上市。采用一种具直观图形用户界面 (GUI) 的综合开发环境可高效地开发复杂的多电源轨系统。另外,此类系统还可通过该 GUI 实现变更 (取代了“白线”安装焊接法),从而简化了线路内测试 (ICT) 和电路板调试。另一个好处是,由于有实时遥测数据可用,所以有可能预测电源系统故障,并采取预防措施。也许最重要的是,具备数字管理功能的转换器使设计师能开发“绿色”电源系统,在负载点、电路板、支架甚至安装阶段,以最低限度的能源使用量,达到目标性能 (计算速度、数据传输速率等),从而在产品的寿命期内,降低基础设施成本和总体拥有成本。

  王剑从模块的角度分析了数字电源的走俏。制造商喜好使用模块解决方案,因为相比分立解决方案,模块解决方案具有数项优势。首先,模块方案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许多成套设备开发人员在设计功率部件和栅极驱动电路时遇到了困难,因其布局周边是非常敏感的。而模块解决方案在设计中考虑了这些因素,以期减小杂散电阻/电感并优化开关特性,这可以通过优化硅晶片安排及缩短引线粘接长度来实现。其次,模块方案能够简化成套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过程。最近,瞄准家用电器的低成本模块产品集成了某些不可缺少的外设,如 Bootstrap 二极管和NTC热敏电阻,以及具有较低热阻的隔离基底材料,能够简化装配过程并提高散热性能。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