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手机与无线通信>市场分析> 移动终端引爆触屏业 扩产背后暗藏风险

移动终端引爆触屏业 扩产背后暗藏风险

作者: 时间:2013-02-08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收藏

  全球的大爆发,引爆了上游触摸屏行业,也直接带动触屏企业的业绩暴涨。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41909.htm

  信利国际近日公告,该公司今年1月份未经审核综合营业净额约为12.3亿港元,按年增加约101%,去年同期综合营业净额约为6.12亿港元。

  “2012年国产出货量是2亿部,但电容式触摸屏市场的容量就达到了2.5亿片。”信利光电一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目前信利光电小片制程月产能达到100万片,主要集中供应及小尺寸产品。

  根据市场分析公司DisplaySearch的报告,2012年全球触屏组件市场规模达160亿美元,目前已经有200多家供应商进入了这个领域,其中,投射式电容屏幕的供应商从2009年的27家激增到了2012年的102家。

  业绩暴涨

  “信利光电在去年斥资5亿元建设新型嵌入式OGS生产工厂。”信利国际执行董事、信利光电总经理李建华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称,今年下半年,信利OGS产品每月总产能将达到600万片。据了解,目前信利的OGS产品主要瞄准的是国内手机品牌中的中高端市场,如天语、小米、中兴等,公司正在淡出电阻式触控面板的生产。

  除了信利外,国内诸如欧菲光等触摸屏企业也在2012年年底收获了漂亮的成绩单。从去年前三季度的表现看,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68亿元,几乎是2011年全年营收的两倍;实现净利润1.95亿元,相当于2011年全年的10倍。

  此外,长信科技、莱宝高科、宇顺电子、超声电子近两年也先后投身电容式触摸屏行列。

  据业内人士称,从2011年到现在,国内进入电容式触摸屏行业的厂家接近千家,电容式触摸屏市场价格正在快速下滑,导致触摸屏市场陷入价格混战中。“从年初到年底,价格至少下降了30%。”

  DIGITIMES报告显示,2012年国内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出货量各季度增长率为8.6%~14.2%。

  风险暗藏

  高速增长的移动电子终端市场让上游扩产的热情持续高涨。

  据了解,此前除了ITO导电玻璃厂家长信科技用超募资金3.3亿元投入电容式触摸屏项目外,莱宝高科也投资了22.74亿元在重庆两江新区建设电容式触摸屏生产基地,此外,在上个月,宇顺电子抛出4亿元定增计划募集资金扩产,投向中小尺寸电容式触摸屏生产线项目。

  部分台湾厂商也感受到了来自大陆厂商在“高投资”下的压力。

  “3.5英寸的电容式触摸屏2011年还能勉强保本,2012年开始亏本在做,因为成本上升了15%,一片大概亏损0.5美元。”台湾厂家宸庆科技的一位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承压力已经开始显现。

  “现在的投资环境比较好,台湾厂商也感受到了一部分的压力,前段时间TPK对大陆厂商的诉讼就能看到这种压力。”信利光电产品策划部高级经理对记者表示,目前大陆厂商起来得很快,这两年的投入非常大。

  但这种竞争让国内电容式触摸屏价格持续下跌。国内一家触摸屏厂商对记者表示,3.5英寸的电容式触摸屏两年前的价格是一片10美元,但到了去年年底还不到4美元。

  “虽然近年来智能手机高速发展,但产业潜在的风险也在加剧,未来如果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下降,或者部分子行业产能扩张过快,不排除部分子行业如触摸屏等产能出现过剩,价格下跌,企业盈利能力下降。”有分析机构研究员指出,LED行业就是前车之鉴,目前部分智能手机概念股涨幅偏高。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