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消费电子>市场分析> 拥抱4K电视元年

拥抱4K电视元年

作者:叶钟灵 时间:2013-04-22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收藏

  话说回来,还是首先由终端厂商推动发起的,消费者是否认可,买不买帐至今尚无定论,“是否需要如此高画质的电视?”4K产业链也同样面临着电视产业当年所面临的问题。首先是价格,2012年东芝推出的首款55英寸售价为90万日元,过于昂贵,公司正考虑通过努力,迈向“1英寸1万日元”较为合宜的价格,中国企业则率先打出了以“1英寸不到1万日元”为轴心的价格竞争策略。日本夏普副社长高桥兴三说:“制造1英寸1万日元的与我们现在通常制造的液晶电视完全是不同的世界”,索尼社长平井一夫在CES大展上表示,如何增加已有液晶电视业务的利润才是重点,松下社长津贺一宏则在记者会上介绍说,“在发展新的显示器技术之时,完善与之相称的内容和应用才是健康的发展状态”,主办CES的美国消费电子协会(CEA)发表的预测称,到2016年,4K电视在美国的销量仅为142.8万台,只占整个市场的5%,对于各电视制造厂商而言,盈利还要靠目前的高清款式为主。二是片源问题,我们从电视台收看的节目画质是480P,高清电视台的分辨率为720P左右,用户通过4K电视和普通电视观看这类电视节目,其实没有什么区别。因此普及4K必须先普及4K片源,否则消费者花几万元买来的“高端电视”只不过是个摆设。东芝在CES上曾演示了用4K电视播放其蓝光光盘(BD),BD图像是传统全高清的,并不能发挥4K功能,东芝此举在于宣传该公司4K电视的优秀升频能力。综上所述,日本对4K电视是抱着较为谨慎的态度。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44484.htm

  此外,在这次CES大展上究竟并非唯4K独尊,日韩也展示了作为“后液晶”的新一代OLED电视,索尼和松下发布了56英寸的“4K+OLED”试制机,LG电子和三星电子则宣布将上市采用全高清的55英寸OLED电视。 OLED电视对比度高、色彩鲜艳,与液晶相比是其最大的优势所在。不过,全高清OLED虽有色彩上的优点,但分辨率与现有液晶电视相仿,且价格比同尺寸4K要贵三成以上,因此很难说有什么绝对优势。只是在OLED电视方面日本已抢先一步,掠取了主导权,韩国厂商已分明落后,当然绝不会甘心,据传正积极研究OLED电视下一步发展策略,企图夺回被日本抢去的风头。

  2012年各大厂商重点宣传的智能电视,实际也并未放弃,估计这股潮流还会继续下去。事实上也有媒体宣称,2013年CES的关键词是:智能电视,OLED和4K电视。参展的中国电视大厂TCL掌门人李东生表示,2013年智能终端一定是未来发展的技术方向,超高清显示技术将在新的一年里大放异彩。同时,显示技术、OLED技术,甚至柔型显示技术都将成为市场热点。尤其在北美市场上分别占平板电视销售一、二位的韩国三星电子和LG电子,仍都将智能电视看作最大商机,定位为2013年机型的发展重点。三星在新机型中配备了与智能手机同等的四核处理器,强化了该公司的电视智能化,并增设了通过遥控器麦克风以自然语言进行操作的语音识别功能等。LG电子一直以智能功能为卖点,2013年的新款电视更支持采用摄像头、基于“手指手势(Finger Gesture)”的操作,只需在电视机前竖起一个手指就可立即识别,并操作屏幕上的光标,很有实用性。 韩国厂商开发的是内置高功能处理器的智能电视模式,日本厂商则提出了通过“电视+平板电脑”两个屏幕来收看节目的模式,目前还不清楚哪种方式会获得消费者青睐。种种不同技术的推进,其实也就是在强调产品的差异化。

  日本媒体还有一说称:“2013年平板电视市场关键词是中国、大屏幕化和4K×2K”。的确在CES 展会上,海信向世人展示了其XP900系列新品,支持功能的65、85、以及110英寸的4K电视,TCL也带来了110英寸的4K 3D液晶电视,具有多点触控技术、智能动态背光技术等,反映了业内的最高水平,创维则展出了新款84英寸超高清云电视。在中国, 3D电视及智能电视等新机型的接受度不亚于发达国家日本和西欧,例如,3D功能(31%)的配备比例排在首位,推动着新机型的普及,预计2013年以后,中国市场将领先其他地区,加速4K液晶电视的渗透。但据实际监测表明,当前中国 4K电视的销售是叫好不叫座,看的多买的少,最大的原因就是价格太贵,如Sony的84英寸4K电视售价17万元人民币,国产的便宜些,不过如创维84英寸4K电视售价也要99999元,海信和创维推出的小尺寸4K电视,60和65英寸的4K电视价位在2~3万之间,仍然不菲。故而卖家认为:4K产品定位高端,推出时间尚短,4K电视是趋势,普及则还需逐步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4K电视3D201304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