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光电显示>市场分析> 艰难量产 液晶面板产业链需要加速突破

艰难量产 液晶面板产业链需要加速突破

作者: 时间:2013-05-10 来源:高工·新产业 收藏

  2个月,近六千万元偏光片销售收入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45171.htm

  上述数字是由深纺织A(000045.SZ)旗下子公司盛波光电创造的,也意味着盛波光电偏光片一期项目已实现量产,成为名副其实的大陆最大偏光片生产厂家。

  “去年,盛波光电已经成为华星光电、、深超光电、龙腾光电、中华映管的合格供应商,并已经开始批量供货。”3月26日,盛波光电市场部负责人对《新产业》透露,由于盛波光电的4号线和5号线均已实现量产,预计偏光片2013年的销售收入将超过深纺织2012年全年收入总和。“华星光电将是最大的客户,可能会贡献出大约50%的收入。”

  “国内偏光片需求的8成,都需要进口。”Displaysearch平板显示器分析师吴荣兵对《新产业》表示,除了上游原材料产业外,国内的液晶产业链已经相对完善,尤其是产业发展迅猛,上游原材料的进口替代空间很大,“谁能率先突破,谁就有优势。”

  群智咨询研究总监李亚琴也指出,国内厂商正面临成本控制的压力和更多客户的开发需求,都在增加对国产上游材料如偏光片、背光源、液晶材料等的采购量。

  正基于此,尽管公布了亏损8099万元的2012年财报,深纺织A的股价也从年前的6.29元低点,逐步回升至4月9日的7.7元,上涨了22%。

  艰难量产

  其实,盛波光电成功量产也并非一帆风顺。

  2012年7月24日,盛波光电龙华厂区一楼生产线发生火灾事故,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龙华厂区被暂时停产,亏损了313万元。

  深纺织2012年财报显示,2012年深纺织收入8.46亿元,亏损8099万元。其中,盛波光电收入2.65亿元,亏损9491万元。

  财报还显示,盛波光电偏光片一期项目4号线于12月实现量产,平均良率达到85%;5号线也于12月底正式量产。而深超光电、华星光电等客户已向盛波光电批量下单。

  深纺织的公告显示,2012年1月1日到11月2日,盛波光电向华星光电出售偏光片累计仅为580万元。而到一个半月后的12月17日,该关联交易便增加了3040万元达到3620万元。随后,深纺织再次公告,2012年双方实际产生的销售为6530万元。

  按照以上数据推算,盛波光电仅对华星光电一个客户一个月的偏光片的出货量就达到6000万元。

  如果华星光电在2013年经营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将给盛波光电带来7.2亿元的收入。这还没有算上已签合作协议的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整个行业出现回暖,尤其是大尺寸面板价格出现了上涨趋势,去年几乎所有面板厂商的情况都有好转,随着和华星光电投片量的增加,预计2013年中大尺寸液晶面板的自给率能达30%到40%。”

  李亚琴认为,在政策、市场、成本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2013年国内液晶面板的国产化进程将更加快速。随着京东方和华星光电8.5代线投片量的增加,国产液晶电视面板自给率有望达到30%到40%。同时,龙飞光电的昆山8.5代线、三星的苏州8.5代线和LGDisplay的广州8.5代线均在建设当中,另外京东方的合肥鑫晟8.5代线也将建成量产,未来几年内国内液晶面板产能将持续增长,国产液晶电视面板的自给率将逐步提升。

  TCL集团的财报显示,由于去年9月开始受到行业回暖和国内节能惠民财政补贴政策的刺激,华星光电的32英寸面板开始供不应求,实现经营性盈利。项目提前满产,全年销售液晶面板超过1000万片,销售总额达到72.68亿元,净利润3.18亿元。

  基于此,3月25日,深纺织再次定向增发募资金14.71亿元,全部用于增资盛波光电建设年产能1280万平方米的偏光片二期项目。

  价格优势

  来自京东方的消息显示,随着北京8.5代线的满产运营,京东方液晶面板月出货量已跃居全球第五,规模化优势逐步显现。而原材料国产化、本地化配套策略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成本也进一步下降。

  君凌科技公司销售工程师谢建军对《新产业》透露,以偏光片材料为例,去年5月份的时候,从日本进口的小尺寸偏光片每公斤不到20美元,但是今年的价格已经涨到每公斤40元美元。

  因此,国产的偏光片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在价格上也比进口偏光片每公斤便宜5美元。

  该市场人士还表示,深纺乐凯的原大股东乐凯集团也已经实现了TN-LCD的TAC膜国产化,目前正在研发TFT用TAC膜和PET膜。如果研发成功,盛波光电的生产偏光片所用的原材料成本有望得到降低。

  盛波光电市场部相关负责人,由于有了一期项目的经验积累,二期项目公司会更加注意成本控制、增加订单和人员的培训。同时,公司还将从设备方面不断改进设计,提升产品良率和性能,以更好地满足面板厂商的需求。

  “偏光片二期项目建成达产后,年产值将达26.81亿元,年均净利润达2.05亿元。”上述有关负责人说。

  Displaysearch的数据统计,2012年国内液晶面板厂商对于偏光片的需求量为2209万平方米。未来随着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逐步投产,2013年和2014年需求分别达到3186万平方米和4345万平方米,同比增速分别达到44.23%和36.38%。

  李亚琴表示,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多年发展液晶面板产业的经验来看,随着液晶面板厂家的逐渐壮大发展,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偏光片、驱动IC等上游产业也随之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关键词:京东方液晶面板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