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嵌入式系统>设计应用> HDMI接口在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HDMI接口在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作者: 时间:2009-08-21 来源:网络 收藏

引言
传统的模拟有复合(CVBS、A/V),S端子(Y/C、S-Video),模拟分量(Y、U、V或Y、R-Y、B-Y)和通用 D-SUB( 9芯)端口等。随着人们对图像显示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在视频监控方面用模拟来传输和显示监控的视频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以高清数字电视为代表的数字视频设备的越来越普遍,模拟视频标准更加无法适应在带宽、内容保护、音频支持等方面的发展需求,这就使得数字视频接口标准更能适应市场的需求。(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是数字视频接口中的一种接口标准,由于其具有单一线缆上能同时传输音视频、带宽高和 HDCP加密等优点,所以此接口在多媒体数字产品中得到了广泛的[1]。在视频中加入接口,可在带接收端的监控终端清楚地看到监控场景,进而扩展了视频监控的场所。
1. HDMI技术及其基本传输原理
1.1 HDMI技术简介 HDMI是首个支持在单线缆上传输,不经过压缩的全数字高清晰度、多声道音频和智能格式与控制命令数据的数字接口,由 Silicon Image倡导,联合索尼、东芝等八家著名的消费类电子制造商联合成立的工作组共同开发的。HDMI最早的接口规范是 2002年 12月公布的HDMI 1.0,目前的最高版本是2006年6月发布的HDMI 1.3。HDMI通过一条HDMI缆线可以提供所有的音视频源与音视频终端之间的连接,实现视频源和显示终端的双向通信,在保持高品质的情况下能够以数码形式传输未经压缩的高分辨力视频和多声道音频数据,还可搭配宽带数字内容保护HDCP(High-band with Digital Content Protection)。新发布的HDMI
1.3[2]支持的带宽更高,还增加了 Deep Color技术,支持 xvYCC色彩标准、唇型同步、新型无损音频格式 Dolby TrueHD和 DTS-HD Master Audio等。
1.2 HDMI基本传输原理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52385.htm

HDMI系统结构由 HDMI源(发送端)和 HDMI宿(接收端)组成,其传输结构图如图 1所示,HDMI传输线包括三个不同的 TMDS数据信息通道和一个时钟通道,这些通道用来传输音视频数据及附加信息,音视频数据和附加信息通过三个不同的 TMDS通道传送到接收端上,而视频的像素时钟则通过 TMDS时钟通道传送,接收端接受这个频率参数之后,再还原另外三个数据信息通道传递过来的信息。DDC通道用来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进行配置以及状态信息交换。可选的CEC通道用来提供用户环境中各种不同的音视频产品之间的高层控制功能,例如自动设定的细节、单键播放或是遥控。

图2 ANX9030 内部功能结构图
ANX9030基于 Wide Eye恢复技术,能够提供高性能的传输能力,其功能模块主要有音视频数据捕获、I2C从接口、像素格式处理和 TMDS发送等。其中视频处理模块最高可支持 24位,整个处理频宽接近4Gb/s;音频数据捕获模块支持 8通道共 24位高精度数字音频输出,提供 I2S和 S/PDIF标准输出接口;像素格式处理模块支持 RGB数字色度分量 4:4:4格式与多种模式 YCbCr数字色差分量 4:2:2之间的转换,支持 HDTV和 PC(最高支持

linux操作系统文章专题:linux操作系统详解(linux不再难懂)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