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手机与无线通信>设计应用> 基于方向性天线的中继蜂窝网络资源复用方案

基于方向性天线的中继蜂窝网络资源复用方案

作者: 时间:2011-08-24 来源:网络 收藏

摘要:针对传统的的缺点,中继网络通过在基站和移动台之间引入若干中继节点,缩短了收发节点之间的通信距离,降低了传输衰落,提高了链路通信质量。的中继网络采用合理的区域划分以及资源分配,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系统同频干扰;系用过对系统干扰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了该的可行性。
关键词:中继蜂窝网络;资源分配;;路径损耗

0 引言
尽管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较第二代(2G)移动通信系统具有明显优势,但它还存在网络容量相对较小、传输速率不够高、因特网协议实现困难、费用相对昂贵等缺陷,因此,业界对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的研究便应运而生了。
在传统的3G蜂窝网络中,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是通过无线连接直接完成的,也就是采用“单跳”方式传输数据的。如果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仍采用传统数字蜂窝系统的网络构架,就不可能满足系统高速率的要求,因为无线信号的传输损耗与传输速率呈线性递减关系,如此高的速率势必对发射机的功率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同时,由于4G系统必将使用2G频段以上的频谱资源,而这些频谱资源的无线信号均为非视距传输,显著的信号衰减势必导致十分明显得远近效应。
为了克服3G系统的缺点,必须对原有的蜂窝网络结构进行改造。在此背景下,一种“多跳”技术的中继蜂窝网络得到业界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中继技术是在基站与移动台之间增加了一个或多个中继站(RS),中继站负责将无线信号做一次或多次转发。

1 系统模型
1.1 网络模型
“两跳”中继蜂窝网络模型与传统蜂窝网的差别在于每个小区内增加了6个中继节点,中继节点分布在小区中心与顶点的连线上,距离小区中心距离为2R/3(R为小区半径)。如图1所示为小区的模型示意图,该系统移动台和中继节点使用全向对信号进行发射和接收,为了对整个小区完全覆盖,每个小区的基站使用3个120°的定向天线,这样,小区便被划成3个扇区,分别用S1,S2,S3表示。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55857.htm

a.jpg


1.2 天线系统
天线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设备之一,它是通过馈线与收发信机连接起来,主要承担发射或者接收无线电磁波的任务,实质是完成了电磁波和高频电信号的能量转换任务。根据天线的接收和发射方向来区分,天线可以分为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
全向天线在水平方向图上表现为360°都均匀辐射,全向天线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应用于郊县大区制的基站,覆盖范围大频率利用率低,用户密度相对较小的情况;定向天线在水平方向图上表现为有一定角度范围辐射和一定宽度的波束,定向天线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应用城区小区制的基站,覆盖范围小,频率利用率高,用户密度较大的情况。
不同类型的收发设备根据通信的需要可选择不同类型的天线。该的中继蜂窝系统,基站采用120°的定向天线进行信号覆盖,移动台和中继节点采用全向天线。
1.3 资源分配
中继节点的引入和基站天线的使用,使系统的链路分布要比传统的蜂窝系统更为复杂,中继蜂窝系统中的每个小区有如下15条链路:
链路L1~L3分别为扇区S1,S2,S3内BS-MS之间的通信链路;
链路L4~L9分别对应BS和6个RS之间的通信链路;
链路L10~L15分别对应MS和6个RS之间的通信链路。
系统的时频资源被划分为6部分,如图2所示为系统帧结构示意图。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