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手机与无线通信>设计应用> RFID中间件数据的过滤方法的研究和分析

RFID中间件数据的过滤方法的研究和分析

作者: 时间:2010-01-11 来源:网络 收藏

是“radio f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的缩写,是一种非接触自动识别和采集技术,该技术最早诞生于1948年,美国人HarryStrockman在IRE无线电工程师协会学报上发表论文对其理论和实现进行了详细描述,迄今已有60年。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技术的应用规模急剧扩大,从2000 年之后到现在,产品种类得到极大丰富,成本不断降低,各种新的应用层出不穷。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57682.htm

 RFID系统包括RFID硬件和应用支撑软件2个部,硬件部分由电子标签和阅读器组成,电子标签是载体,分为无源射频标签、半无源射频标签、有源射频标签3类,无源电子标签通过提取阅读器发出射频能量作为其工作的电源,并将标签内信息向阅读器传送;半无源标签及有源标签的工作能量由电池提供。RFID则是RF ID软件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它直接面对硬件采集上来的海量,对其进行,有效封装后再提交给高层应用软件,被称为是RF ID系统的神经中枢。目前对RFID,主要集中于如何对海量数据进行,去冗余化,并有效挖掘其中的有用信息这样几个方面。笔者结合几年的RFID应用经验,对当前已有的算法进行了,并提出了一种带有噪点抑制功能的RFID数据过滤算法,主要解决了RFID数据采集中的噪声干扰以及过滤冗余数据2个问题。

1 RFID构成

 根据RFID权威机构Auto - ID实验室对其EPC物联网Savant中间件的定义,以及后来由EPCglobal提出的EPC应用层事件规范和低层读写器接口协议,一个最基本的RF ID中间件应该包含如下几个功能模块: Reader接口模块、逻辑驱动器映射模块、RF ID 数据过滤模块、业务规则过滤模块、设备管理与配置模块、上层服务接口模块, 如图1所示。

 Reader接口用于中间件与RFID读写器的数据通信,主要有获取RF ID数据以及下达设备管理模块的读写器指令2个功能。

 设备管理配置模块用于调整RF ID读写设备的工作状态,配置相应的Reader接口参数等.逻辑读写器映射模块用于将多个物理读写器,或者读写器的多条天线映射成为一个逻辑读写器。 一个逻辑读写器代表了一个有具体含义的数据采集点(比如5号货架) ,而不管该采集点在物理上由多少个读写器和天线组成。它屏蔽了数据采集点的具体实现方式,减少了数据过滤等上层模块与下层数据采集部分的软件耦合度。 对于上层模块来说,可见的只有逻辑读写器,所以逻辑读写器映射模块对RFID数据有初步过滤的功能。

 RFID数据过滤与业务规则过滤,这2个部分统称为RFID中间件数据过滤模块,分别在2个层次上对RFID数据进行过滤. 前者对硬件上报的海量RFID 数据进行去冗余化等处理, 是公认的RFID中间件核心功能之一。 后者则在具体业务规则的基础上对过滤后的RFID数据进行进一步组装,使其成为符合上层软件要求的、带有商业含义的事件数据,使抽象的RFID数据拥有了丰富的现实含义。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