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手机与无线通信>设计应用> 基于RFID的公交业务管理系统

基于RFID的公交业务管理系统

作者: 时间:2009-12-16 来源:网络 收藏

0 概述
城市经济的发展导致城市机动车辆的增加,从而使城市交通流量日益增大,由此而带来的交通事故频发、交通拥挤等问题业已成为城市管理的“软肋”,为解决此问题,近年来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高科技的交通系统管理和控制技术的研究开发得到了各国的普遍重视,其中(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研究进展迅速。
是自动识别技术(automatic equipment identification,AEI)在无线电技术方面的具体应用与发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识别的目的,并交换数据。它主要包含有识读器和电子标签两个部分,此外还有用于数据发送和接收的天线部分。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系统的工作频率和作用距离。通常把识读器发送信号时使用的频率称作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频率。
RFID技术应用的层面极广,除了能对商品资料进行读取外,也可应用于食品、药品和钞票等方面,以追踪产地和防伪品的制造。RFID已在门禁保安、汽车防盗、电子物品监视系统、生产线自动化、仓储管理、产品防伪、高速公路自动收费、车收费管理、火车和货运集装箱的识别以及军事物流中广泛应用。
本文设计的RFID的公交可以对驾驶员每天劳动业绩的8个指标数据(例保、行车公里、客运量、营收、油耗、修理、行车事故、行车服务)进行实时记录,变“路单”人工记录为“信息卡”电子输入,并将上述8个数据实时传输到车队,这有利于对驾驶员劳动业绩进行量化分析,用各种数据进行精确统计、考核、评比、激励,改变了传统的粗放型的检查、考核和评比;有利于分公司和总公司(营运、机务、计财和人事)多级管理部门根据每个驾驶员每天劳动业绩的8个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修改和制定企业内部各种相应的规章,优胜劣汰,奖勤罚懒,降低企业成本;也有利于驾驶员随时查询本人每天、每月劳动业绩,通过“信息卡”提供的“电脑数据”和公司制定的各种经济激励规定这只“无形的手”经常警示、鞭策、促进每个驾驶员增强工作责任心。与同期或早期的接触式识别技术不同,RFID系统的射频卡和读写器之间不用接触就可完成识别,通过对RFID卡进行读写操作,可实现对各类物体或设备(人员、物品)在不同状态(移动、静止或恶劣环境)下的自动识别和管理。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57725.htm


1 系统结构
基于RFID的公交、计算机控制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以及服务器和信息终端组成。对于分散的始发站和终点站可采用ADSL(采用VPN技术)或者无线网络技术实现互联。系统主要由出入场记录终端、始发站调度终端、票务管理终端、加油记录终端、维修记录终端、领导查询终端、员工查询终端、网络管理终端和服务器组成。其结构图如图1所示。系统主要包括RFID读卡器、通信网络、数据库、服务器。其基本构成是:在每辆车上安装一张RFID卡,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将该卡的ID号与对应的车牌号进行关联,形成电子车牌。该驾驶员车辆管理信息系统需要设置站调度、场调度、票务、加油、维修、领导查询、员工查询几个客户端。需要在场入口和出口各设置一个感应器,感应器与计算机终端相连接。每辆车上安装射频识别卡,当车辆通过感应器时,自动进行车辆识别,计算机终端上运行出入场记录和调度软件。在场调度室设读卡器用于驾驶员报到,读卡器与计算机终端相连接。计算机终端接入局域网,对相应的数据库进行操作。

系统以驾驶员车辆管理为主,以场调度、始终点站调度为中心,完成公交日常运营业务的管理;以电子路单要素信息为基础,收集公里数、油耗、票收、维修费用等各种信息;通过工作证号、工号、车号将若干个系统(发卡系统、人事系统、票务系统、车辆维修系统)有机连接,形成一个能全面反映公交运营状态并且易于控制的完整公交业务管理系统(如图2所示)。

此系统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早晚进出场场调度、始终点站调度的日常工作流程管理;与其他系统的数据接口:发卡系统、人事系统、车辆维修系统、票务系统;领导查询:各类统计报表、按车、按人、按路单查询;员工查询:个人信息、车辆信息、电子路单、按日期查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