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模拟技术>设计应用> 负反馈放大器原理分析及设计

负反馈放大器原理分析及设计

作者: 时间:2012-01-09 来源:网络 收藏

本文引用地址: //m.amcfsurvey.com/article/187003.htm

3、射极跟随器

射极跟随器 是典型的单谐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其电路图如图5.2-9所示。

图5.2-9 射极跟随器电路

(1)射极跟随器特点

1)电压增益小于1,通常很接近于1,而且为正值。

2)输入电阻高、可达几十千欧。

式中H10为晶体管输入内阻。

3)输出电阻小,可小到数十欧。当计信号源内阻影响时,输出电阻为

4)频带宽 射随器是一个百分之百的电压负反馈电路。对于管子本身的频率特性,抽反馈有展宽频带的作用,是通过负反馈的自动调节作用,使输出电压随频升高而下降得慢些、小些,因此展宽了频带。指出,负反馈使上限频率提高一个反馈深度。由图5.2-8可知,其上限频率

式中CO为分布电容及负载电容。

若满足条件

则上限频率

(2)射极跟随器实用电路

1)复合管射随器 图5.2-10示出一个复合管射随器实际电路。此电路为大功率放大器,第一管采用小功率开关管3AK20C作为推动级,第二管采用大功率管3AA12C。以上是用两个同型管子组成复合管,实际中也可以用异型管子组成复合管,复合管的采用主要是增大等效的B。复合管用于射随器有助于增大输入电阻,也有助于减小输出电阻。复合管电路亦称为“达林顿”电路。

图5.2-10复合管射随器

2)自举式跟随器 自举电路是提高偏置电路等效输入电阻的有效方法。图5.2-11为自举式射随器,采用自举来提高射随器的输入电阻,其是RB8下端电位随上端电位升高而升高,使RB8两端的交流压降为零,即对交流而言RBA相当于开路,从而避免了由于偏置电路的分流作用而降低输入电阻。

图5.2-11 自举式射随器

3)互补式跟随器 图5.2-12示出改进型互补跟随器电路,它相当于有两对NPN与PNP管组成的复合管电路,其特点是由于相互补偿不会出现交叉失真,输入电阻很高,等效B很大,以致使该电路增益很接近于1。它的典型应用是高速取样保持电路的保持放大器的输出级。

图5.2-12 互补式跟随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