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模拟技术>设计应用> 集成电路Cu互连线的XRD研究

集成电路Cu互连线的XRD研究

作者: 时间:2009-04-16 来源:网络 收藏
图2(a)、(b)、(c)都呈现(111)晶面高择优。从图2(b)和(c)中相同晶面的曲线可以看出,脉冲时间和关断时间对织构系数的影响很不相同。对比图2(a)和图1(b)可以发现,脉冲电镀比直流电镀得到的Cu(111)晶面择优程度稍高。
2.3 Ru上Cu电镀
图3为在Ru衬底上脉冲电镀Cu,不同织构系数随电流密度的变化曲线。实验条件为固定ton=8 ms,toff=2ms,改变电流密度。添加剂对织构的影响情况和图l直流电镀的情况类似,添加剂对镀层织构的影响很明显,无添加剂时,(111)晶面为单一择优晶面,择优程度较高;有添加剂时,Ru上的Cu镀层在大于4 A/dm2时也呈现(111)择优。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88973.htm

2.4 不同Cu镀层厚度的织构
图4为有添加剂时,脉冲电镀织构系数随镀层厚度(d)的变化曲线。可见,在镀层厚度为O~10μm,随着厚度的增加, (311)几乎保持恒定,(111)和(200)晶面线性减小,而(220)和(222)晶面单调增加。当镀层厚度超过5μm时,(222)成为择优晶面。

一般认为,当Cu镀层太薄时,织构受到较强基体效应的影响,电沉积条件对晶面的影响很小,因此籽晶层的晶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镀层的晶面情况。当Cu镀层超过4μm后,就基本不受基体外延的影响,主要由电沉积条件决定,形成绝对优势的择优晶面取向。

3 结论
Cu互连是目前深亚微米的主流技术。Cu镀层的织构和择优取向与电沉积条件、添加剂、镀层厚度以及衬底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硫酸盐体系电镀获得的Cu镀层,本文用研究了不同条件对Cu镀层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厚度Cu镀层的织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在各种条件下获得的1 μm Cu镀层,均呈现(111)晶面择优,这样的镀层在Cu中有较好的抗电迁移性能。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