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工控自动化>业界动态> 制造哲学和文化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工业4.0路径

制造哲学和文化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工业4.0路径

作者: 时间:2016-09-01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收藏

  工业是强国之本,文化是民族之魂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201609/296347.htm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

  世界工业化三百多年的历史证明,文化元素对工业化进程和产业变革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决定性的影响,工业文化在工业化进程中衍生、积淀和升华,也必将在未来现代化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工业文化发展的滞后将严重制约工业转型升级。

  李杰在其新书《从大数据到智能制造》中针对工业文化和制造哲学专门做了论述。他认为在过去近200年的工业积累中,尤其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过程中,美国、日本、德国等工业强国选择的路径和侧重点非常不同,这既取决于他们的制造业基础和国情,但更重要的是在制造哲学和文化方面的差异。

  1.日本:通过组织文化和人的训练不断改善,在知识的承载和传承上非常依赖人

  日本企业解决问题的方式通常是:发生问题->人员迅速到现场->确认现物->探究现实(三现),并解决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改善来避免问题。最终的知识落在了人的身上,人的技能提升之后解决和避免问题的能力也就上升了,如下图:

  图1 日本的制造哲学

  对于日本企业而言,员工是最重要的价值,对人的信任远远胜于对设备、数据和系统的信任,所有的自动化或是信息化建设也都是围绕着帮助人去工作为目的。最典型的体现,在1990年代以后日本选择“精益制造”作为其转型方向,而非6-sigma质量管理体系。

  日本企业在人才的培养方面也是不遗余力的,将雇员与企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人的经验和知识能够在企业内部积累、运用和传承。

  因此,如果中国想要学习工匠精神,那么最应该借鉴的是日本孕育工匠的组织文化和制度。

  但是这样的文化在近几年遇到了一个十分巨大的挑战,就是日本的老龄化和制造业年轻一代大量短缺的问题,使得没有人能够去传承这些知识。

  日本也意识到了自己在数据和信息系统方面的缺失,开始在这些方面发力。这一点在日本的工业价值链(IVI)产业联盟的构架和目标上能够清晰地看到。该联盟提出的19条工作项目中有7条与大数据直接相关:

  日本的工业价值链IVI产业联盟19条工作项目

  1.远程工厂的操作监控和管理;

  2.设备生命周期管理;

  3.生产线实时数据的动态管理;

  4.设备集成的实时维护;

  5.实时数据分析和预测维护;

  6.云共享和维护数据的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lan-do-check action cyc1e);

  7.通过制造执行系统(MES)将自动化生产线、运输和人工检测进行集成;

  8.自主的制造执行系统在公司外工作;

  9.能处理意外情况的制造执行系统;

  10.达到从实时数据获取制造知识;

  11.以智能数据作为质量保证(故障的早期发现和阻止);

  12.中小型企业制造系统使用机器人;

  13.制造技术与管理的无缝集成;

  14.设计和制造的物料清单与可追溯管理的集成;

  15.人与机器合作的工作方式的工厂的标准化;

  16.连接中小企业;

  17.信息物理生产和物理一体化;

  18.远程站点的B2B收货服务;

  19.面向用户的大规模定制。

  日本工业企业保守的文化造成软件和IT技术人才的缺失,正如日本经产省公布的《2015年制造白皮书》中所表达的忧虑“相对于在德国和美国正在加快的制造业变革,现在还没有(日本)企业表现出重视软件的姿态。”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工业4.0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