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嵌入式系统>设计应用> Profinet相关名词解释

Profinet相关名词解释

作者: 时间:2016-12-19 来源:网络 收藏
WAN
解释: 广域网。 超出 LAN 边界的网络,例如允许洲际通讯的网络。 法律权利不属于用户,而是属于 通讯网络的提供商。
工业以太网
解释: 符合IEEE 802.3 (ISO 8802--2)的LAN系统
LAN
解释: 局域网;用于将公司内的多台计算机互连。 LAN 的地理拓扑受本地建筑物的限制,仅可用于 操作的公司或机构。
CSMA/CD
解释: CSMA/CD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具有冲突检 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一种传输技术。
10 base T/F
解释: 以太网标准;支持的传输速率最高为 10 Mbps。
100 base T/F
解释: 以太网标准;支持的传输速率最高为 100 Mbps。
1000 base T/F
解释: 以太网标准;支持的传输速率最高为 1000 Mbps。
CAT 3/CAT5
解释: 双绞线电缆有多种不同型号。 在以太网标准中规定了几个型号。
虽然有几种类别,但只有 CAT 3 和 CAT 5 与网络相关。 这两种类型电缆的区别在于允许的最大频率和衰减值(在特定距离上信号的减弱程度)。
CAT 3 是用于 10 Base T 以太网的双绞线电缆。
CAT 5 是用于 100 Base T 快速以太网的双绞线电缆。
协议
解释: 一套用于传送数据的规则。使用这些规则,可指定帧和数据流的格式。
解释: 从一个PROFIBUS/以太网站/节点到另一个PROFIBUS/以太网站/节点的消息。
帧头
解释: 帧头由帧标识符和源地址和目标地址组成。
帧尾
解释: 帧尾由帧的检验和及结束标识符组成。
MAC地址
解释: 对连接到一个公共传输介质(以太网)上的不同站点进行区别的地址。
TCP/IP
解释: 以太网系统单独设计用于传送数据。
由基础“传输控制协议”(TCP)和“Internet 协议”(IP)(缩写形式为 TCP/IP)处理的任务包括:
1. 发送器将数据拆分为一连串的数据包。
2. 通过以太网将数据包传送到正确的接收方。
3. 接收方将数据包按正确的顺序重新集合。
4. 将重新发送有错误的数据包,直到接收方确认它们已成功传送。
大多数高级协议使用 TCP/IP 处理其任务。 例如,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可在万维网(WWW)中传输以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编写的文档。 不使用此技术,将无法在Internet 浏览器中查看 Web 站点。
UDP
解释: 用户数据报协议。用户数据报协议:用于无需确认的简单网间传输的数据报服务。
介质访问控制(MAC)
解释: 访问控制机制,控制站对公共传输介质(由其它站共享)的访问。
C-PLUG
解释: C-PLUG(组态插件)是用于存储组态和项目工程数据的一种可互换介质。如果更换了设备,则可以通过交换 C-PLUG 来使用原来的组态。
CRC
解释: 循环冗余检查。用于传输协议中以检测帧中的错误的校验和。
重构时间
解释: 环网中当设备出现故障或网络电缆断线时,恢复功能组态所需要的时间。
Store and forward存储与转发
解释: 收到一个完整的帧后,检查其有效性(校验和、长度等),然后进行存储。将放弃无效的帧,即只有当帧无误时才将其转发。
双绞线
解释: 使用双绞线电缆的高速以太网基于 IEEE 802.3u 标准(100 base TX)。 传输介质是阻抗为100 Ohm 的 2x2 屏蔽双绞线电缆(AWG 22)。 此电缆的传输特性必须满足类别5 (请参见词汇表)的要求。
终端设备与网络组件之间的最大连接长度不得超过 100 m。根据 100 base TX 标准使用 RJ45连接器系统来连接电缆。
同轴电缆
解释: 同轴电缆,又称为“coax”,是在高频传输电路中使用的金属导线系统,例如用作无线电和电视的天线电缆,现代网络中要求高数据传输速率的应用中。 同轴电缆的内部导线由管状外部导线包着。 这些导线由塑料绝缘体隔开。 与其它电缆相比,此类电缆的抗电磁干扰程度更高,EMC 兼容性更强。
PCF
解释: 聚合体覆层纤维
可以在操作过程中安装的光纤,其线芯是玻璃制成的、插孔是塑料制成的。
POF
解释: 塑料光纤
可以在操作过程中安装的光纤,其线芯和插孔都是塑料制成的。
单模
解释: 在单模传输中,脉冲是通过直线模式(波形)传输的。衰减主要是由物理吸收和散射以及机械弯曲造成的。衰减量还取决于其它一些因素,例如入射光的波长等。通常,单模电缆的线芯直径为 5 到 9 µm。但是外径仍然是 125 µm(与多模相当)。较小的线芯直径会使脉冲沿的下降低于多模传输,并允许较大的传输距离。
多播
解释: 具有多播地址的帧将由准备接收该地址的所有节点接收。
多模
解释: 在多模传输过程中,脉冲是通过使用很多沿曲线路径传播或在中心带内反射的模式(波形)进行传送的。衰减主要是由物理吸收和散射以及机械弯曲造成的。衰减量还取决于其它一些因素,例如入射光的波长等。多模光纤电缆的外径为 125 µm,线芯直径为 50 或 62.5 µm。由于线芯直径较大,脉冲沿下降的趋势比单模传输时大,从而导致传输距离缩短。
LLDP
解释: LLDP(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链路层发现协议)用于在相邻设备之间交换信息。
例如,可以读取该信息以用于标识网络拓扑。
MIB
解释: 管理信息库。包含与 SNMP 中的网络管理相关的所有数据的树型结构。
默认网关
解释: 用于转发所有寻址不在同一个 LAN(子网)中的帧的网络节点。
Auto-crossing自动跳线
解释: 通过该技术,TP 端口在 MDI 和 MDI-X 分配之间自动转换,以构成一个与所连设备的端口分配无关的连接。这意味着不需要跨接电缆。自动跳线功能只能在已将端口设置为自动协商模式时使用。
Auto-crossing自动跳线
解释: 通过该技术,TP 端口在 MDI 和 MDI-X 分配之间自动转换,以构成一个与所连设备的端口分配无关的连接。这意味着不需要跨接电缆。自动跳线功能只能在已将端口设置为自动协商模式时使用。
Auto-negotiation自动协商
解释: 按照 IEEE 802.3 标准化的操作步骤,在此过程中将在设备之间对传输参数(例如,10/100Mbps、全双工/半双工)进行自动协商。
PROFINET
解释: 在全集成自动化(TIA)的帧内,PROFINET具有一致连续性:
PROFIBUS DP,已建立的现场总线,以及工业以太网,用于单元级的通讯总线。
在两个系统中获得的经验已集成或将集成在PROFINET中。
作为PROFIBUS国际组织(先前的PROFIBUS用户组织)的一种基于以太网的自动化标准,PROFINET定义了不同种类的通讯、自动化和工程模型。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Profinet相关名

评论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