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手机与无线通信>设计应用> PTN技术承载无线高速路

PTN技术承载无线高速路

作者: 时间:2017-06-12 来源:网络 收藏
业务IP化的发展,特别是移动技术从2G、3G到LTE的演进,使运营商对承载网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如何构建一个统一融合、低TCO、满足不同制式各种业务的传送需求、具有面向未来演进能力的承载网,就成为当前运营商关注的重点。

作为一种面向连接的传送技术,PTN借鉴了SDH技术中完善的保护倒换、丰富的OAM、良好的同步性能、多层网络架构、强大的网络管理等特性,PTN还从MPLS/Ethernet借鉴QoS管理、分组交换、伪线技术等思想,使得PTN成为一种以分组交换为内核、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承载电信级以太网业务为主,兼容传统TDM、ATM等业务的综合传送技术。PTN的产生为运营商建设可管理、可运维的统一融合的承载网提供了一个良好解决思路。

PTN的技术优势—层次化OAM

PTN相对于传统的分组设备,强化了OAM能力,图1描述了的层次化OAM情况。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201706/353669.htm
图1的层次化OAM情况

客户业务层面,可以采用IEEE802.1ag或ITUY.1731进行监视,同时采用IEEE802.3ah进行链路状态监视,这部分PTN与传统的分组设备无明显区别,但在PW、Tunnel、Segment几个层次,PTN借鉴了SDH OAM的思想,支持丰富的告警、性能监视,如表1所示。


PTN的技术优势 多样化的同步机制

PTN网络可以提供业务同步、网络同步,可使用的同步方案有:同步以太网、外同步方式、自适应方式、差分方式、1588方式,各种同步的特点如表2所示。


当前使用较多的同步方式为同步以太网、1588方式,由于1588实现同步易受延迟抖动等因素的影响,ZTEPTN产品融合了同步以太网和1588方式,在同步以太网稳定频率的基础上实施1588,有助于相位和时间同步的快速锁定。此方案经过中国移动TD-SCDMA时间同步替代测试,时间信号经过30个节点的传递,平均误差小于200ns,且不受业务流量大小的影响,具有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快速锁定等特点。

PTN的进展

目前业界对PTN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部分运营商已经使用PTN建设了传送网络,同时很多运营商也提出PTN的测试及试点需求,另一方面PTN在标准方面也在不断推进。
自2008年4月ITU与IETF成立联合工作组JWT以来,PTN的主流标准T-MPLS演进成为MPLS-TP,JWT按技术方向分别在MPLS-TPFramework、OAM、Survivability、NetworkManagement、Control Plane、Interoperability方面进行工作推进。从需求和框架来看,MPLS-TP与T-MPLS基本一致,但MPLS-TP在一些功能点上进行了深化。Interoperability主要讨论与MPLS的互通,可以采用的模型包括层叠模型(ETH封装)、层叠模型(IP/MPLS封装)、对等模型(节点/link分段)、对等模型(节点/link Stitching)等;OAM:考虑TCM的应用及相应机制、支持多段PW和LSP、告警检测和处理机制、OAM报文的封装结构等;同时有一些利于运维的思路,如环回处理机制等;Survivability:在线型保护基础上,增加环网、MESH保护的考虑;Control Plane:T-MPLS在控制平面考虑较少,MPLS-TP的单段PW的控制平面采用LDP协议,LSP的控制平面采用GMPLS。

PTN网络演进策略

TCO是运营商在网络建设中重点关注的一个方面,特别是作为节点分布最密集、覆盖最广泛、场景最复杂的移动接入网,其网络演进策略尤为重要。总体说来,PTN的网络部署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如图2所示)。PTN建网首先在分组业务快速增长的区域启动,先通过这些区域小规模建设,积累PTN网络规划和运维经验,然后在广度和深度上进行PTN网络的覆盖。


传统边缘化时,利用PTN的多业务承载优势,对接入层网络承载的TDM业务进行仿真处理,在汇聚层统一承载和调度,简化运维工作量。

在LTE阶段,S1接口可以采用集中处理方式,由位于核心网的SR完成,SR负责将S1接口的信息按照IP地址转发给S-GW/MME或者S-GW/MMEpool中相应的S-GW以及MME。在eNB与SR之间,通过PTN建立S1E-Line,利用PTN网络完成实现S1接口的承载保护。针对X2接口,在LTE初期,可以采用SR集中处理方式,在eNB与SR之间通过PTN建立X2E-line,随着LTE的规模部署,eNB数量增加,可以考虑将X2处理的SR下移到汇聚节点。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