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业界动态> 中美贸易战,利好国内半导体?

中美贸易战,利好国内半导体?

作者: 时间:2018-03-27 来源: 收藏
编者按:此次美国对于中国的“301”调查,恰逢中国产业升级的政策实施的关键时机,而中美后续围绕以半导体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贸易做出的决策,在一定程度上将决定大陆半导体产业的走向。

  (3)怎么看产业未来的发展和对策?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201803/377440.htm

  我们认为中美贸易战从长期政策角度来看,一方面验证了国产化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反过来会加速国产化进程。

  芯片是信息科技的基石核心,而在诸多领域国产化率偏低,长期依赖进口,一旦贸易战发生,很容易陷入受制于人的不利境地,因为尽管美光和AMAT出口至大陆比例偏高,但很难想象大陆限制设备与存储器进口。因此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势必要加强在装备、存储方面的研发投入,而相应的,政府需要在政策和资本进一步倾斜。

中美贸易战,利好国内半导体?

  政策上,可以看到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出台相应规划,为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提供好的环境,而十九大更是将发展产业列在实体经济第一的位置。支持紫光并购展讯及锐迪科,扩大IC设计公司的规模,支持长电科技并购星科金朋提升技术实力,带动长电科技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三大,支持通富微电并购AMD封装厂扩大战线。可以看出政府力求发展好半导体产业的决心。资本上,大基金一期募资达1387亿,撬动地方投资4651.7亿元。而二期募集额预计1500至2000亿元,预计撬动社会资本超5000亿。大量的资金涌入,为整个产业的运转发展进行输血。

  面对眼下的关键时期,只有更加注重自我研发产业积累,加大政策和资本的支持,练好内功才能处于竞争的有利地位。

  3.半导体产品反制与反超

  我们认为基于当前情形,一方面对于可以实现部分国产替代产品可能可以采取反制措施。而国产替代尚有难度产品应加速研发,实现反超。

  3.1.国产替代已部分可行产品:以基带芯片为例

  一部智能手机中包含了多种芯片,如基带、应用程序处理、射频前端、无线通信、电源管理、内存、触屏和指纹识别芯片等。目前,美国厂商主要在基带、应用处理器、射频前端和电源管理芯片上优势较大,其中射频芯片95%市场被欧美厂商占据,中国国产化进程缓慢。基带和应用处理芯片上中国厂商奋力直追,目前在高端和中低端芯片市场分别有海思和展讯两大SoC设计厂,其芯片出货量市占率分别为5%和7%。而在触屏和指纹识别芯片上大陆厂商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

中美贸易战,利好国内半导体?

  考虑到目前中国基带及应用处理芯片正在进行国产化替代进程,现在我们就以基带及应用处理芯片为例,看一下假如中国提高对美国基带及应用处理芯片将会对该领域龙头美商高通产生多大的影响。

  从2010年开始,高通最大的市场一直是中国大陆。高通是全球最大的手机芯片供应商,而手机终端厂商众多的中国大陆便成为了其最大的市场,据高通年报,2017财年高通在中国大陆营收为145.79亿美元,占总营收222.91亿美元的65%,因此预计若中国对美国手机芯片关税提高会对高通造成较大的影响。目前在高端手机芯片领域,仅有华为海思和三星有能对标高通的产品,而这两家出于产品差异化的考虑都不太可能向其他手机厂商出售自己的SoC方案;因此转单效应最可能发生在玩家较多的中低端SoC领域。


中美贸易战,利好国内半导体?


关键词:半导体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