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嵌入式系统>业界动态> ST与合作伙伴“腾云驾物”,让物联网的端云连接不再头疼

ST与合作伙伴“腾云驾物”,让物联网的端云连接不再头疼

作者:王莹 时间:2018-05-23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收藏

  相比其他操作系统,AliOS Things不仅是一个kernel(软件内核),其包含了很多功能,诸如安全、Mesh、传感等。AliOS Things 2017年10月就已经开源了,在所有github上,目前是关注度最高的国产操作系统之一,可以从github去下载代码。关于关注度最高,github上有一个指数,2018年3月底应该是900,到2018年4月底大概突破了1,000。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201805/380326.htm

  在装机量方面,从2017年10月开始推广,到2018年3月,整个装机量大概有几百万单位。

  微软与围绕IoT+AI展开合作


图片3.png

  微软中国及人工智能资深产品市场经理李冕先生称,微软的定位是IT公司,提供IoT的平台。

与微软的合作在IoT方面有很多年的积累和经验,包括开发工具和安全芯片等,还有2018年4月发布的Azure Sphere。微软比较偏做软件部分,可与在设备端/芯片端/MCU端有很好的合作。

  那么,微软和ST都做人工智能(AI),二者是如何结合的?ST的曹锦东先生称,ST的AI其实是工具,把之前在GPU和CPU已经训练好的AI算法,通过这个工具转化成可以在MCU上运行的算法。算法最终呈现的结果,可能与NPU和GPU不一样,其数据量或能够处理的速度不一样,因为这是在MCU上。但是会有应用场景需要轻量级的AI算法,可以在MCU上运行。ST的MCU目前可以支持200MHz~400MHz,未来还有更高的主频和性能去运行AI算法。用户在MCU设备/更底层的设备端运行一些AI算法,实现AI的功能,这是ST的目标。

  今天99.9%的AI还是运行在MPU、GPU、云端的算法,但是相信会有一步步往下沉的趋势。ST的目标是使用户在MCU设备/更底层的设备端运行一些AI算法,实现AI的功能。

  微软的李冕称,微软对于行业发展趋势的理解跟ST是一样的。在过去的十个月,微软在智能云的中心圈圈加了一个圈叫“智能端”。现在微软对于IT世界的世界观是“智能云+智能边缘”。智能边缘是过去一年来,微软在大力推动的方向,就是会把微软研究院一些最新的AI算法,下沉到边缘端去,为此微软还推出云的IoT edge服务,是专门针对IoT edge的云服务,核心能力是把AI算法能够分发到不同设备去,不用每一个计算跑回到云端。

  另外,微软也考虑在安全方面做更多,因为在边缘计算或者AI来了之后,安全非常重要, ST有一款芯片是微软认证的接入云的芯片。

  ST曹锦东补充道,ST与微软云已经做好基于STM32的SDK,所有开发者都可以网上下载SDK,从SDK连到微软云。所以ST与微软一起在推动开发,如果开发者连到微软云,SDK已经是现成的。

  庆科:从"芯片服务商"转型为“设备到云端连接的供应商"

  ST与微软合作中间需要一个合作伙伴,帮助打通从设备端到云端,这个合作伙伴就是庆科,庆科的模块在美国与微软一起发布IoT的套件。庆科CEO王永虹介绍庆科的定位。


QQ截图20180522220848.png

  庆科与ST合作已有十多年了,一直跟随着ST的步伐在往前推进。最近这几年,庆科从ST的服务商逐步转到做设备到云端连接的供应商。庆科开始迎合市场的需求,和云计算公司协作,把芯片和云连在一起,提供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所以从一家芯片的服务商,到模块的供应商,到把芯片和云连在一起,如何打造一个解决方案呢?庆科提炼了三个词:连接、方案、服务。

  百度云在和AI结合方面的布局

  百度云副总经理兼百度物联网部总经理管瑞峰称,百度从2015年底、2016年初开始把IoT作为一个探索方向。2016年7月,百度云正式推出了百度云物联网平台。从2017年开始,物联网就已经成为了百度的战略。


QQ截图20180522222347.png

  百度在物联网和AI结合方面有两个重要的方向,一个是汽车、无人驾驶汽车,另一个是智能家居。

  管瑞峰先生在百度云负责搭建百度云物联网基础平台,从百度云的AEP(应用平台),包括端上的SDK,也包含边缘计算产品,这些都已经对外发布,已经商业化。整体来说,百度已经是all in AI,all in IoT,AI+IOT是百度非常重要的战略方向。


WeChat Image_20180522183111.jpg

  arm Mbed与教育的策略

  arm Mbed与AliOS Things的关系是什么?arm研究院亚太区教育生态部总监陈炜先生称,arm Mbed与阿里AliOS Things操作系统还是有差异化的。因为各个公司产品角度可能不太一样,arm本身的出发点是要做物联网。从arm的角度,arm生态圈有很多离散的小芯片或离散数据,arm考虑的是如何将其变成有用的大数据。所以arm Mbed是一个体系,在离散的数字端和移动端会运行Mbed OS,它是轻量级操作系统,来做数据的采集或芯片的管理。


图片4.png

  那么,是不是用arm MCU的客户都要用Mbed呢?并不能这样认为。因为arm主推从端到云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各家公司也有各家公司的解决方案。arm想通过Mbed给客户一种选择,arm更多的是做知识产权(IP)。有了物联网概念,arm希望给客户一些参考设计,当然arm也想主推自己的开发平台,因此与其他企业的操作系统等是相辅相成的。 在教育方面,arm与ST等芯片公司结成了生态合作伙伴。因为教育界更多是相互融合的。老师们也希望有更多的选择性,arm不会有排他性,而是希望有更多的合作伙伴来做。

  ST的曹锦东先生称:在教育方面,ST与arm更多的配合是在教学、人才培养方面,以及在课件方面。因为用户会选择最优的方案。在生态系统方面,arm是无可争议的、目前最好的,ST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是做芯片的,在MCU方面ST也力求做得最好。最终用户会选择最好的,无论生态系统还是合作伙伴。

  从全球范围看,ST是arm非常紧密的合作伙伴,是arm最大的出货商,在中国,在教育方面ST也是arm非常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一起推动未来中国有更多创新人才。

 小结

  为了满足物联网应用,ST不仅做好自己的本业——MCU,还与云伙伴及上下游企业进行了很多端到云的合作。各个伙伴的定位和产品有所差异,可以满足物联网丰富而多样化的需求。


QQ截图20180522221655.png

  图:STM32 中国峰会海报

  参考文章:

  [1]ST大咖图说32位微控制器的热点.2018-4-29. http://wangying1.spaces.eepw.com.cn/articles/article/item/148879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ST物联网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