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测试测量>设计应用> 张力控制试验平台及监测系统的研究

张力控制试验平台及监测系统的研究

作者: 时间:2013-07-03 来源:网络 收藏


外部数据RAM主要用来进行外部仿真调试用。掉电保护RAM主要用来存放系统需要存储的一些重要参数。另外,器板上还有脉冲编码四倍频电路、故障诊断及保护电路、外部扩展接口、RS232通讯接口等电路。

2.2.3转矩采集卡

系统采用PI900转矩采集卡对开卷伺服电机的转矩进行测量,其最小采样间隔为10 ms。使用时将采集卡插入工控机ISA插槽,并分别将3块卡的I/O地址配置为300H~31FH、340H~35FH 和380H~39FH,中断号配置为IRQ10、IRQ11和IRQ12。

2.2.4差动电容式传感器[2]

差动电容式传感器是张力测试装置的核心器件,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在张力为零时,初始极距δ1=δ2,S=δ1+δ2;当被控对象张力作用于导向轮上时,动极片上下移动,距离发生变化Δδ,电容量也相应发生变化ΔC,其相对变化量为ΔC/C,当距离的变化量Δδ很小时,可以认为电容的变化量ΔC与Δδ近似成线性关系。该距离变化量通过图3b所示的电桥电路转换为电量,再经后面的配套装置处理,显示或记录被控对象张力。

2.3控制与软件设计

数据监测、分析软件可为试验者提供简单快捷的数据分析工具,以及实时及历史数据曲线,系统所使用的应用程序主要包括:监控图形系统、故障信息系统、数据记录系统、报表系统等。

实验者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和处理软件对实时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控制策略进行评定,进一步优化控制策略、改变控制环节参数以获得不同的实验结果。

3策略及试验

3.1原理

如图1所示,张力控制系统采用三反馈环的交流伺服控制结构,其分别为伺服电机的速度环、位置环和张力闭环。

下面对张力反馈环作进一步分析:浮动辊、汽缸、固定辊及精密电容式张力传感器构成张力 检测系统。如图1所示,浮动辊安装在可沿A点作上下摆动的悬臂上,悬臂与汽缸相连。当设定开卷张力参数后,控制器给出电信号至电气压力转换器(E/P),由其提供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到汽缸,产生向上支撑力,把浮动辊推向下方,张紧薄膜,完成开卷张力的设定。

当由于某种原因(开卷轴直径变化、被控对象材料不均、材料的弹性塑性变形、扰动等因素影响)开卷和收卷电机速度不同步时,浮动辊在汽缸的作用下,向上方或下方移动,浮动辊的上下摆动使得精密电容式张力传感器(如图3b所示)的动极片跟着上下滑动,因此,从电容器输出端的电压信号发生变化,反馈电压和设定电压值比较后,张力控制器改变输出脉冲的频率,从而使开卷伺服电机速度发生相应的变化,维持张力的恒定,使得生产得以顺利进行。

3.2张力控制策略及实现

上可完成多种复杂张力控制算法(神经网络、进化算法、模糊理论、DNA生物软计算等)的研究。文中采用基于单神经元的自适应PID控制算法[5]进行试验。

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器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图中转换器的输入为张力设定值r(k)和实测值y(k),输出为神经元学习控制所需要的状态量x1、x2、x3。神经元PID控制器的输出为:

式中:u(k)为第k次采样计算机的输出值;k为神经元的比例系数,k>0;wi(k)为对应于xi(k)的加权系数。

在单神经元控制器中引入输出误差平方的二次型性能指标J,通过修改神经元控制器的加权系数wi(k),使性能指标趋于最小,从而实现自适应PID的最优控制。

设二次型性能指标函数为:

使加权系数wi(k)的修正沿着J的减小方向,即对wi(k)的负梯度方向搜索调整。wi( k)的调整量为:

式中,ηi(i=I、P、D)为学习率。
对上述算法进行规范整理后,可得学习算法如下: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