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元件/连接器>业界动态> 新开发量子电晶体具备全新电子效应

新开发量子电晶体具备全新电子效应

作者: 时间:2015-02-26 来源:eettaiwan 收藏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的电晶体,利用具有所谓“量子自旋霍尔效应”的材料,能够制造出新型的拓扑场效电晶体(TFET)。这项研究结果已经透过德州先进运算中心(TACC)的超级电脑得到了证实。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270071.htm

  根据最近才刚加入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在新成立的材料科学系担任助理教授的授钱晓峰表示,“我们发现,在厚度仅3个原子的平面层进行沈积时,结晶晶格将会发生一种新的电子效应——我们可称其为量子自旋霍尔效应(Hall effect)。”

  当电场关闭时,透过简单地施加一个沿着材料边缘导电的垂直电场(如图示的红色交叉线),可以开启与关闭2D过渡金属二硫属化物(TMDC)的拓扑相位。当电场开启时,红色交叉线断开,在原子价与TMDC导电带之间出现黑色间隙,显示边缘不再导电。

  德州农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助理教授钱晓峰

  利用像 TMDC 等大量散装的拓扑材料,研究人员们可在其顶部和底部进行沈积,但这种材料的内部是绝缘体。因此,钱晓峰及其他的研究人员们发现,当削薄至仅3个原子层厚时,仅在边缘具有导电性。更重要的是,透过施加一个垂直电场后,这种导电性还可以加以切换——透过闸极开启和关闭,就像普通的 FET 一样。更难得的是,制造出这种 TFET 自旋电子元件后,其电子导电性会根据自旋特性沿着边缘以不同的方向进行。

  “更重要的是,电子会以一个方向向上自旋流动,而其他的电子则在相反方向向下旋转流动。因此,透过控制注入的带电载流子,可以开发出一种自旋的电晶体,”钱晓峰强调。

  2D拓扑绝缘体单层只在边缘才具有导电性。图中顶部与底部紫色部份之间存在黑色间隙。纵横交错的红色线条用于弥补这一间隙。红色线条表示材料的边缘状态,可让电子穿过间隙实现导电性。

  除了钱晓峰以外,研究团队成员还包括MIT在拓扑相位与2D材料方面的专家——Ju Li、Liang Fu与Junwei Liu,以及TACC的超级电脑专家,在其 Stampede 与 Lonestar 超级电脑上执行维也纳大学开发的Vienna Ab initio Simulation Package (VASP)运算套件,协助他们证实研究的结果。

  2D氮化硼(灰色部份)材料组成的示意图。在顶部的矩形“闸极”施加电场时,可开关切换中间层(黄色部份)的量子状态。被切换区域的边缘可作为完美的量子线,从而实现具有低损耗的新型电子元件。

  下一步,研究团队们打算寻找在室温下具有相同或类似特性的新材料。他们已经将理论报告提交给几个实验室,期望可在其他实验室中打造新的 TFET 。藉由结合 TFET 与超级电脑,研究人员们希望实现“马约拉纳费米子”(Majorana fermion)零模式——拓扑量子运算的关键。

  “在 2D 材料研究领域充满着各种机会与可能性。我们不只应该研究石墨烯,在 2D 材料方面也存在许多机会。我们期望在不久的将将来能将2D材料导入实际应用中。”这项研究的资金是由美国能源署(DoE)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提供的。



关键词:量子电晶体

评论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