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EDA/PCB> 四大因素推动,中外半导体公司间并购案突然增多

四大因素推动,中外半导体公司间并购案突然增多

——
作者: 时间:2007-04-09 来源: 收藏
2006年中国业并购案突然增多,主要受四大因素推动。


2006年5月4日,从事IP和设计服务的北京芯慧同用公司突然接到了Cirrus Logic总裁兼CEO David D. French的拜访请求。当时芯慧同用的两位创始人,董事长兼CTO罗晋和总经理倪伟新正在考虑转型——虽然公司成立一年多就在业内小有名气,但他们发现国内客户对IP和设计服务的接受度不高,投资者也不太感兴趣,公司很难做大做强。
罗晋和倪伟新在一片茫然中接待了French。不久后,French就建议芯慧同用和一家名为Vivace Semiconductor的美国多媒体编解码芯片初创公司合并。随后芯慧同用和Vivace的高层开始了互相考察,双方都有意合作甚至合并,风险投资商也表示支持。三个多月后的9月1日,双方决定合并,并得到了Kodiak和上海轩洲海共计750万美元的首轮股权融资。合并后,美国将作为Vivace(芯慧同用半导体)总部和研发中心,中国将作为工程和运营中心开发中国和亚太消费电子市场。
和Vivace接触后,倪伟新才发现,Cirrus的CEO French也是Vivace董事长,他的突然造访是为Vivace来考察芯慧同用。不过,他也猜测说:“French也有可能是为Cirrus来寻找合作伙伴,但是发现我们和Vivace合作的可能性更大。”
接下来的故事印证了倪伟新的猜测。2007年1月初,Cirrus宣布以1,050万美元现金收购2004年成立的上海科圆半导体。拥有37位员工的科圆主要开发单节锂离子电池保护芯片,并在2005年获得了250万美元的第一轮投资。French表示:“收购科圆扩展了Cirrus在模拟芯片方面上的专业能力和多元化领域,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促进中国本土IP的发展。此外,通过发展设立在中国的机构,Cirrus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将占据更强大且长期的战略地位。”
事实上,这只是2006年众多中外半导体公司间并购案的代表。06年法国汤姆逊硅器件收购了开发H.264芯片的北京中芯联合,美国研诺逻辑(AATI)以2,200万美元收购了上海智芯的功率管理业务——崇芯微电子。同时,2006年也出现了中国公司对国外公司业务的并购,例如上海芯原收购了LSI Logic的ZSP DSP内核部门。Skworks剥离手机基带芯片业务,原Skyworks上海研发中心在投资方台湾旺宏的支持下接盘。
2006年中国业并购案突然增多,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在电源管理和多媒体芯片等领域,已经出现了过热,未来整合在所难免;二是国外公司急于进入中国市场,因此选择收购这一最为快速的方法;三是中国公司真正融入了全球,其价值获得了认可,这将刺激更多投资进入这一领域;四是随着本地公司的成长,他们开始有能力买下一些国外公司的非核心业务。
在这6起中外并购中,有两起都是来自电源管理IC领域。早在2005年,开发电源管理IC的美矽半导体被同在上海的龙鼎微电子收购。在2007年初,飞兆又提出收购台湾崇贸。北京思旺的总裁裴石燕表示:“中国电源管理IC市场将出现一些整合。”他解释说,过去几年中,很多小型电源管理芯片公司突然出现,理由很简单,加入这个高速增长的IC领域,特别是中国市场。大量参差不齐的公司在单一市场抢食,激烈竞争就会出现。好消息是价格很快下降,市场迅速增长;坏消息是,有一些公司不能够生存。有一些供应商将寻找出路,和其它更强者合并,而有一些只会消失。他透露说:“一些美国主要供应商也找到了思旺,谈判还在进行中。不同的是,思旺已经实现了赢利,并且增长势头非常好。因此我们有更多的选择。”
而原中芯联合总经理、现汤姆逊硅器件中国区经理边晓春先生则认为,整合则会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发生。他笑道:“中国目前有400多家IC设计公司,而全球也才400多家。从长期来看,即使中国公司能够占领全球20%的市场,也才80家左右能够生存下来,其余的公司将被淘汰。”
而2006年欧美公司大量收购中国公司,则表明其急于进入中国市场。大多数时候欧美公司购买一个公司只是为了获得技术,这仍然是法则。但他们收购中国公司,则主要是为了获得中国的运营团队和本地关系,更快进入中国市场。裴石燕指出:“中国电源管理IC市场增长非常快,而一些大型美国公司未来的销售预测却显示出下降趋势。显然,他们没有能够加入到中国这个狂欢的派对中来。他们非常希望尽快加入,而购买一个中国公司看起来是简单和快速的方法。除了收购外,一些公司也在试图和中国IC设计公司建立ODM模式的合作。”例如,在美国官司缠身的AATI收购崇芯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而Vivace和芯慧同用合并也是同样的考虑。Vivace也是一个初创公司,和芯慧同用合并的时候,芯片还没有推出,而芯慧同用还没有涉及芯片业务。Vivace总裁兼CEO Cary Ussery表示:“从一开始,你就需要全球化的视角,思考如何利用北美的技术和商业智慧,获得中国的市场。”现为Vivace公司COO的倪伟新表示,无论是从技术、市场、销售渠道还是从人力成本来讲,光是美国团队很难进中国市场,而我们有一定社会影响、市场渠道和商业运作能力,他们需要中国营运和技术团队的支持。正是借助中国团队,合并后Vivace很快和华旗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开发PMP等产品。
衡量初创公司成功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上市,二是被收购。对于中国IC设计公司来说,被国外公司收购,也表明了其价值获得了认可,这将刺激更多的投资进入这一领域。在几宗并购案中,致力于H.264芯片的中芯联合属于开发前沿型技术的公司。边晓春表示:“被收购证明了中国IC设计公司也能够开发前沿技术,这将促使中国IC设计业的精英和投资者敢于做一些前沿的产品和技术。”裴石燕也表示:“这的确体现了中国初创公司的价值。无论是我们收购国外公司,还是反之,并不重要,因为交易的双方都认可对方的价值。只要存在价值,买和卖就会发生。过去20多年来,我目睹了很多这样的交易,主要是在美国。现在它开始在中国发生,对于中国初创公司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
在2006年,也出现了两宗中国公司收购国外公司非核心业务的案例。裴石燕认为,随着中国IC设计业高速增长,中国公司收购国外公司的现象最终会发生,但他认为目前还不是收购国外公司的最佳时机。他解释说:“主要有两点,一是IC产品的生命周期,它正变得越来越短。如果收购一家国外公司,最好想清楚,如何在大约1~2年夺回这些资产,而在很多情况下,这并不容易。二是IC设计公司价值的流动性。它的价值通常集中在公司内部少数关键员工身上,如果不能够长期保留住这些员工,就失去了所购买公司的重要价值。当然,如果收购是为了获得这些领域的客户,又是另外一回事。”
而原Skyworks上海研发中心(现更名Ascend technology)接盘Skyworks手机基带芯片业务,就是为了获得该领域的产品和客户。由于2G手机基带芯片已经很成熟,Ascend并没有接手Skyworks基带芯片研发团队。Ascend负责人朱晓东表示:“独立后,我们将立足于中国市场,开发适合中国特色的方案,而不是全球四处出击。由于原来公司要养很多人,而且还涉及了多个领域,摊子铺得很大,芯片价格高,独立后操作方式更灵活,价格也会更有竞争力。”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