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EDA/PCB>设计应用> 媒体处理芯片设计重心向国内倾斜

媒体处理芯片设计重心向国内倾斜

——
作者:本刊记者 李健 时间:2007-04-30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收藏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感官享受逐渐成为社会消费的发展趋势,多层次全方位的视听享受逐渐成为消费新宠,激增的市场需求和快速的更新换代给了产业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消费产品的IC设计中,越贴近市场、越了解终端用户需求的设计才更容易为市场接收,以靠近市场的观念指导IC设计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以珠海炬力、中星微为龙头,福建瑞芯、上海智多微电子、海信信芯、海思半导体等企业为代表的一大批设计企业的迅速崛起,背后依托的正是这样一方沃土,中国近乎海量的产品需求市场让Design in China的媒体逐渐占据着世界市场的主流。

特殊的新面孔

面对这样的诱惑,动心的不仅仅是国内的企业,有这样一家特殊的芯片公司也在悄悄地在中国演绎着他们的创业故事。

走进芯慧同用微电子技术公司(VIVACE),扑面而来的感觉是一家典型的国内芯片设计公司,然而研读公司历史又会否定最初的判断。2005年8月北京芯慧同用和美国VIVACE半导体合并,多名拥有丰富经验的国际IC设计人员共同创立了这家新公司。不过,它实际上是一家中国公司,因为公司虽分居中美两地,但公司管理层、75%以上的雇员和资产以及研发中心都位于中国。公司管理层既有国内知名IC行业带头人倪伟新,归国IC设计师罗晋还有已经迁居北京的CEO Cary Usseery。近日,记者走进这家公司,为您揭开这家独特企业的神秘面纱。

芯慧同用专注于多媒体处理器,定位于便携与高性能两个市场热点领域。先进的技术是许多年轻公司壮大的根本,芯慧同用最大的竞争优势在于建立了基于SoC的新媒体处理芯片体系结构,公司核心技术层历时5年时间研究出DSP媒体处理新特征,该方案可节省产品成本,大幅减小功耗,提高并行处理能力并使设计灵活性得到很大改善。例如芯慧同用的芯片架构采用通用RISC CPU 加4个DSP处理器,通过流水线并行处理、超长机灵和硬件加速器组合实现低时钟频率下的高性能多媒体处理。新架构是为了适应多媒体处理产品发展的需求,满足低功耗、低成本、高速处理(VGA)并且时钟速率和成本都可以降得很低。新的架构往往意味着突破了传统设计理念,由于芯片实时处理能力强,摆脱了因芯片处理能力不够而需要大量集成缓存的困难,特别是在处理高清视频时,利用特有的DMA专利技术支持64位DDR存储,从而解决了需要10个临时存储帧的问题。当然,对于新架构还有更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比如在便携设备中的音视频解码过程中的数字版权处理问题,再如多核处理之间的实时同步(特别是DSP与CPU之间)问题,需要采用了独立分工处理器进行处理,协调时间同步。

据罗晋介绍,目前芯慧同用面向高端便携应用的芯片可实时根据不同标准进行直接解压,从而支持最新的不同标准,新产品可以直接播放MPEG2,MPEG4,H.264, WMV9, RealVideo10和AVS格式的节目。对于低端手持终端甚至不需PC软件转码(transcoder),直接处理高达D1画质的直接解码,同时支持低成本多功能的外设控制能力。芯慧同用已经计划进入闪联标准(IGRS)以数字电视为前端的家庭多媒体系统,成为闪联DTV系统方案中支持协议标准的核心多媒体处理芯片。在针对高清数字电视的多媒体解码上,2008年新产品直接实现了1080p的高清编解码和支持新光盘技术的运算能力,面向网络的集成功能使完整IPTV成为可能。

作为公司整个团队的领导者,CEO Cary Usseery对中美IC设计企业文化有切身的体会。他认为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广阔的市场前景非常适合芯片设计公司的发展壮大。但他承认运作新公司是个适应很多新问题的过程,有效地协调文化和工程管理的差异是必须也是挑战,需要在管理上融入更多技巧。

书法家黄苗子的手书给芯慧同用带来了艺术的气息,精通音乐的Cary Usseery带领的团队正把芯慧同用带向IC设计更高的艺术殿堂。管理是门艺术,但谁说IC设计不可以也变得艺术,正如Cary所说:“音乐和电子设计一样都是系统分析,从复杂的系统中抽查出问题,培养多方面能力是两者的共同点,音乐和工作的结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不是么?数字音乐合成芯片恰恰是Cary开发的第一个产品,而今他正带领他的团队带给世人更美好的视听新感受。

先进的核心技术、更贴近市场的策略和集合中美两国设计者的共同智慧和运作经验,芯慧同用的目标是立足中国这个媒体产品市场的前沿,在技术和设计差异化还不太突出的国内媒体处理芯片领域脱颖而出。芯慧同用有个突出的商务特点,在产品研发阶段就积蓄了跨国公司的势头:提供国际水平的先进技术、满足国内市场的动态需要,垂直建设一体化管理的团队。进入市场产品已经直接确立了定义明晰的、应用优化、推动跨代媒体播放新产品的使能(enableing)技术目标。与华旗、闪联等国内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仅仅是开始,挑战国际巨头的市场地位,这才是酝酿在Cary Usseery和他的团队心中的未来。

延伸阅读

先驱者

作为中国多媒体芯片的关注焦点,中星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第1亿枚芯片售出之际,中星微承揽的“星光中国芯”工程成果汇报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邓中翰博士回顾了中星微电子公司从1999年开始创业,历经8年,从技术成果研发到成功实现产业化,发展成为一家具有独特竞争优势和知名品牌的国际上市公司的历程、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目前,中星微已经占有全球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领域第一的市场份额,并且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成为中国媒体处理芯片的一面旗帜。

声音

“中国正在成为世界IC设计研发的中心,但中国工程师需要转变设计思路,IC设计特别是媒体处理芯片设计不能只看眼前,要把眼光放得更长远。”汤姆逊公司中国区经理边晓春的话并非空谈,汤姆逊正逐渐把多媒体处理芯片的研发中心向中国迁移,目前仅北京一地的研发中心就超过500人,更重要的是已经有很年轻的中国设计师领导国际化团队,担当重点项目的技术研发核心。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