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UPS充电器

——
作者: 时间:2007-12-10 来源:电子元器件网 收藏

  电池的质量问题固然对至关重要,但充电器的充电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池的质量,其原因在前面已经提及。尤其是电池充电电压的精度一定要保证,因为浮充电压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电池的寿命,图1表示的是MSE电池的充电电压与寿命的关系,该实验是在40ºC的条件下加速进行的。由此曲线可以看出,在这里的浮充电压推荐值是2.25V/cell,高于这个值或低于这个值都会缩短电池的寿命。比如浮充电压是2.225V/cell时,寿命将缩短5%,而浮充电压上升到2.4V/cell时,寿命就缩短了40%。由此可见,维持精确的浮充电压值是如何重要。但为了使电池长期使用后还能保证各电池电压的平衡,采用的措施是均衡充电,而均衡充电的电压也大都是2.4V/cell,这就和上面的曲线发生了矛盾,实际上事情就是这样,有得就有失,所以电池在均衡充电时一定要控制好时间,以尽量延长电池的服务寿命。

  图1 MSE电池的充电电压与寿命的关系(40ºC加速实验)

1.恒压充电

  所谓恒压充电就是用一稳压源给电池充电,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也能够保证电池的精确浮充电压。但若在电池深度放电后充电时,由于电池的内阻相对而言仍然很低,就会有很大的充电电流使化学反应剧烈地进行,从而产生大量的气体,由于还原反应来不及进行,使壳内气压迅速增加,冲开排气阀将气体逸出,加速了电解液的干涸,缩短了电池的寿命;若排气阀因故障而无法打开,就会使电池的外壳鼓胀或破裂。随着电池电压的升高,充电电流逐渐减小,其减小的规律是:

(1)

式中 ICH——电池的充电电流,A;

E——充电器的输出电压,V;

UGB——电池电压,V;

RGB——电池的内阻,Ω。

  上式中有三个变量ICH、UGB、RGB,充电电流ICH随着充电过程的进行而减小,电池电压UGB随着充电过程的进行而升高,而电池内阻RGB随着充电过程的进行而减小。这就决定了充电过程的非线性。尤其是在接近浮充电压值时,使充电变的非常缓慢,从理论上讲,充电到额定浮充值的时间是无穷大。

  这种充电方式在早期的小容量中曾一度使用过,因出现了好多故障,目前一般不用了。{{分页}}

2.恒流充电

  恒流充电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限制充电电流,避免了由于上述的剧烈反应而导致的副作用;另一方面,可使充电直线进行,加快了充电的速度,也可避免接近浮充值时的过于缓慢的过程。这种方法也有不足之处,因为随着充电过程的进行,未经反应的物质会越来越少,如果仍用充电初期的电流注入,由于反应物质的缺乏就会用水的电解来填补,这又会导致水的电离物氢和氧的快速蒸发,从而也缩短了电池的服务寿命。因此也有的提出在电池浮充电到“一定值”时将充电电流减半。就是这个“一定值”也很难掌握,尤其是接近额定浮充电压值时,如果仍用这个即使是减了半的电流强行灌入,也会加快电解水的进程,缩短电池的寿命。因此这个界限也难于划分和掌握。此种方法有的在均衡充电中使用。

3.恒流恒压充电

  鉴于上述两种充电方式的优点和不足,于是就推出了将二者优点集合与一体的所谓恒流恒压充电方式,实际上是限流恒压充电方式。在充电初期由于电流有可能非常大,所以这时的充电电路将该电流限制在一个规定值,使之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既能快速充电,又能保证充电过程的安全。这一段的充电几乎是线性的,随着充电过程的进行,大约充电至80%~90%电池容量时,充电电流开始小于限流值,其电流的变化开始遵从式(1)。目前中的充电大都采用这种方式。

4.充电电路

  (1)概述 UPS中电池的充电电路不外乎两种:降压充电电路和升压充电电路。在一些小容量UPS中,由于电池组电压比较低,故多用降压电路,比如Smart、Matrix和Symmetra等系列UPS中,电池组额定电压最高也就是120V,浮充电压也小于140V,由单相220V交流电压足可以得到此值;为了提高充电器的效率和降低功耗,充电器多采用称为Buck电路的高频PWM方案,这在前面已有介绍。在中大容量的UPS系统中,输入多是三相电压,又由于输入整流器采用了相控的晶闸管方案,本身的输出电压稳定度已达到了蓄电池的要求,故电池的充电功能统一由整流器负担,这也是一个降压充电电路。

  只有一部分小容量UPS采用了高压电池组,比如单相220V输入的Imel 7.5kVA UPS就采用了384V的电池电压,远远超过了220V交流电压幅值310V,因此不提高电压就无法满足电池组的充电要求。所以机器中就采用了称为Boost的升压PWM电路。

  一般UPS的后备时间大都在10min左右,充电器的设计也与此对应。如遇有长延时的要求,虽然增加了电池可以满足其放电的能力,但充电的速度就远达不到目的了。比如一般UPS内含10min电池时,放电后重新充电的时间为10~12h。当有的用户提出了8h要求时,电池容量增加到原来的48倍!若充足如此大的电池显然不能靠UPS的内部充电器了。于是就提出了外加充电器的要求。

  (2)UPS外加充电器的配置原则 UPS外加充电器的配置原则首先是要和UPS隔离,其次才是电磁兼容指标要和UPS相适应。以往市场上的商品充电器虽然也考虑了隔离问题,并且也采取了措施,但由于措施不利,也不乏导致UPS故障的例子。图2就是一般外加充电器隔离措施图,实际上所谓的隔离措施就是一只二极管。GB1是UPS内部电池组,GB2是外加长延时电池组,而往往由于外加电池组的容量远大于内部电池组,一般将GB1省掉了,无论是省掉还是不省掉,都有一个不变的事实,即UPS内部充电器和外加充电器的直接并联。为了隔离相互间的影响,多数外加充电器多在其输出正端串联了一只正向二极管D。这样做的结果是隔离了UPS对充电器的影响,保证了它不受其干扰,但没有消除充电器对UPS的干扰。而且最关键的就是怕外加充电器对UPS的干扰。当外加充电器充电电压因失控而突然增高时,它就会通过二极管去干扰UPS,如果该外加充电器的输出电压是由市电直接整流后通过开关管斩波(PWM)而来,这就将市电直接接入UPS直流电路,就会导致故障。当然,此类故障不会多见,但导致UPS冒烟的例子已经有过。这种明显存在隐患的电路一定要谨用。

  图2 一般外加充电器隔离措施图

  为了完全隔离相互间的干扰,图3的外加充电器完全隔离方案是可取的,并在长期的实践运行中得到了证明,既安全又可靠。{{分页}}

  图3 外加充电器完全隔离方案原理图

  ①外加充电器完全隔离方案设计思想:

  a.充分保证UPS电路的完整性,即该方案不动UPS的一点一线,不从UPS机内引出任何附加的信号线。按照UPS正常的要求,只从UPS的输出接线端子做正常连接。

  b.在外加充电器与UPS电池之间加接一个简单的三端双向互投机构,如图3所示,用一个中间继电器J(或接触器甚至双投手动开关),将该机构的中间臂3接外加电池组GB2的正极,继电器线包J跨接在UPS市电输入线上。

  c.当市电正常供电时,由于继电器线包J被激励而将触点臂3由常闭触点1打向2,此时正好是外加充电器正常输出充电时期,GB2被正常充电。可以看出,此时UPS和外加充电器是完全隔离的,并且UPS的充电器仅仅给自己的电池GB1充电,保证了其原有的一切充电功能。

  d.当市电断电时,继电器线包J被释放,中间臂3由2回到1,将外加电池组GB2并联在GB1上,形成了纯电池组的并联,也就达到了大容量电池长延时放电的目的。

  e.市电恢复时,继电器又回到“3-2”状态。这里可能有这样一个问题:市电恢复时,由于继电器动作存在惰性,有可能外加电池组GB2不能及时断开,将会造成UPS内部充电器同时为两组电池充电的局面,会不会因充电电流太大而导致故障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所有在线式UPS的充电器都是限流温压式的,所以不会过流。

  上面只是给出了一个原理方案,实际结构还要复杂一些。不过,用这个原理进行隔离已经足够了。

  关于外加充电器的电磁兼容问题也不可忽视,由于现代UPS的用户大都集通信和大量的数据传输为一体,尤其牵涉到无线通信,就更要求供电系统不能对用电系统有任何干扰。因此,一般UPS系统都要通过一定的电磁兼容标准,如EN50091-2等。然而一般市面上的外加充电器很少注意到这些问题,恰恰PWM开关就是无线通信的敏感干扰源,因此不得不向其提出相应的要求。有时为了安全起见,采用原理上的无干扰电路是必要的。图4表示的就是这样一种无干扰充电器电路原理图,这是一个典型的具有限流稳压功能的充电器。

  图4 无干扰充电器电路原理图{{分页}}

  ②无干扰充电器电路特点:

  a.电路结构简单、成熟、可靠。主回路只有电容器和普通整流器,这种传统器件的制造历史很长,已达到很高的可靠性指标;辅助充电器也是历史很长的、性能指标非常好的传统电路,输出电压精度很容易做到1%,输出电压纹波做到<5mV则轻而易举;测量与控制电路都是由传统的比较器、运算放大器之类的组件构成,可靠性当然更无问题;执行器件是一只继电器,一般触点的动作次数都在106次以上。

  b.电路工作原理简单、实用。充电器的两个主要功能就是限流充电和稳压浮充。该电路中的限流是靠一只电容器来完成的,既无电流传感器又无反馈控制机构,仅仅靠电容本身的电压自调整就实现了限流功能;大电流充电和高精度浮充温压分别进行,就大大简化了电路,指标也容易做得好;用继电器做主充电电路和辅助充电器(线性稳压器)的切换机构而不考虑0切换,这正是利用了电路对该指标不加考虑的特点。

  c.整个电路的工作状态都是线性的,无产生高频干扰的机构和过程。主回路的电容器和普通整流器都自然地工作于50Hz,线性稳压器从小信号到大信号都是典型的线性工作状态,测量与控制电路也仅仅是对直流电平的线性转换。

  因此,整个电路从原理上就杜绝了高频干扰的发生。不过这种电路比同容量的PWM充电器体积要大一些。因此,在那些对干扰指标要求不太严格的地方,PWM充电器还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双电池组充电器:

  ①升压(Boost)充电电路。单电子器件的发展促进了UPS技术的发展,近年来高频机UPS的出现,使该类产品的逆变器输出省去了笨重的隔离变压器,同时将电池由一组增加到两组,但容量不变,比如原来用一组电池时是100Ah,而现在变成了两组50Ah。如图5所示的GB1和GB2。两组电池串联连接,每组电池标称电压一般为384V,两组串联总电压为768V,若按照2.25V/单元的标准充电,两组电池的浮充电压就需:

(1)

若均充电压取2.4V/单元,两组串联总电压为:

(2)

  图5 升压(Boost)充电电路{{分页}}

  而整流器的最大整流电压才只有432V,因此不论给一组电池充电还是给两组电池充电都需用升压(Boost)充电电路,图5虚线框内就是一个典型的Boost充电电路。该电路就是利用高频切割直流整流电压Ude和电感储能的方法,产生高压脉冲eL与整流电压Udc叠加后给电池充电,具体工作方式如下:

  当一触发脉冲到来时,高频功率开关管S被打开,电流流动的途径是:

  形成回路,这是电感L的储能过程。脉冲结束时,由于其后沿很陡,在电感上的储能就激起很高的反电势

eL=L(di/dt) (3)

  其极性正好和整流电压相加,于是二者就构成了充电电压

U充 =Udc+eL(4)

  式中 U充通过二极管D给电池组充电。适当控制触发脉冲的宽度就可以控制充电电压U充的高低,于是也就可以将电池的浮充电压Ugb稳定在要求的精度上。

  ②双升压(Boost)充电电路。SILCON UPS也是由两组额定电压为384V的电池组构成的半桥逆变系统,也省去了输出隔离变压器。不同的是SILCON UPS没有单独的充电器,电池的充电是由主变换器完成的,在前面讨论中已知,该主变换器是一个双向变换器:正向工作时为半桥逆变器,反向工作时为充电器。和前者的另一个不同是:这里由一个双向变换器巧妙的构成了两个Boost充电器分别为两组电池充电;两个Buck电路将直流电压变换成交流正弦波给负载供电。

  因此,SILCON UPS的电池高电压充电是靠Boost充电器实现的,如图6所示,它的主变换器构成了两个Boost充电器,分别在正负半波工作进行充电,这两个Boost充电器是:

  图6 SILCON UPS主变换器做Boost充电时的电路部分

  a.一路是V2、VD1、L、C2、GB1:当UPS输出电压为正半波时,脉宽调制脉冲打开V2,电流的路径是A→L→M→V2→C2→B,是L储能过程;脉冲结束后,电感的反电势极性是M+、A-,与A端电压叠加,使VD1导通给电池GB1充电。控制脉冲的宽度和电流的大小,就可以控制L的储能大小,从而控制反电势的幅度,也就给定了电池GB1浮充电压的高低。

  b.一路是V1、VD2、L、C1、GB2:当UPS输出电压为负半波时,脉宽调制脉冲打开V1,电流的路径是B→C1→V1→M→L→A,是L储能过程;脉冲结束后,电感的反电势极性是M-、A+,也是正好与A端电压叠加,使VD2导通给电池。控制脉冲的宽度和电流的大小,也可以控制L的储能大小,从而控制反电势的幅度,也就给定了电池GB2浮充电压的高低。

  于是就实现了用220V的相电压可以给出高达460V直流充电电压的目标。

dc相关文章:dc是什么


pwm相关文章:pwm是什么


脉冲点火器相关文章:脉冲点火器原理
脉宽调制相关文章:脉宽调制原理


关键词:UPS电源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