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手机与无线通信>业界动态> CDMA网络发展陷入停滞 嬗变机会在于融合

CDMA网络发展陷入停滞 嬗变机会在于融合

作者:余祖江 时间:2008-06-26 来源:通信信息报 收藏

网络用户面临流失风险。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网络用户仅较4月份增加5.5万户,增幅为0.13%,用户总数达到4315万户。值得注意的是,预付费用户出现负增长,由332.8万户减少到329.0万户。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84826.htm

  分析人士认为,这或与CDMA业务即将出售有关。可见,短期内CDMA网的效应难以发挥,从长远来看,创新的融合业务才是中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关键。

意义仅仅是牌照?

  1100亿元的价格,在中国董事长王晓初看来,虽然作价偏高,但中国并不想与陷入无休止谈判的泥淖,所以尽早落实了交易。“提早几个月取得,差价可以用利润赚回来。”业界普遍认为是因为“中国电信急着拿到移动牌照,不愿让中国移动再领先更多”。中国电信此举是以牺牲当前利益来换取长远发展。

  业界对CDMA业务的最大肯定就是它有4000多万用户,但用户质量到底如何,需要清查之后才知道,而且,重组之后将会有不少流失。根据中国移动发布的数据,今年前5个月,公司月新增用户数均超过700万,5个月新增用户总数已接近CDMA网用户总数。

  用户资源是相当宝贵的,发展一个新用户的成本远大于留住一个老用户的成本。有业内人士称,CDMA网现在只是靠上网用户撑着,这部分用户的ARPU值很高,但其他高低端用户均流失严重。这就要求提高重组效率,否则原有的用户流失风险会加剧。

  当然,在中国电信接手之后,会把CDMA业务做起来,但肯定需要投入不少人力、物力、财力。CDMA网首先需要改造、优化,而且业内预计中国电信每年用于CDMA网络的营销成本将不会低于300亿元。

  对于溢价收购C网后的运营前景,中国电信将面临不少难题,资金缺口大、用户流失快以及产业链重振信心等。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承认,CDMA网络接手后需要3至4年才能盈利。

获得融合业务发展机会

  电信重组之后,固网运营商获得了移动牌照,开始了全业务的运营,这样其实给了中国电信将更多资源相互融合的发展机会。业内专家称,新中国电信会以宽带业务为发展重点,为实现移动业务和宽带业务的捆绑和融合奠定基础。

  中国电信在发布的关于拟议收购CDMA业务的公告中称,公司可以向客户提供全业务服务,包括固网、移动、数据和媒体服务,从而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满足客户对通信和信息的多样性需求并提升客户价值。

  对于中国电信来说,移动业务是发展机遇,但不是“救命稻草”,以固网宽带互联网和移动短信、GPRS等为代表的数据多媒体业务,将支撑个人用户、家庭用户和企业用户由单一通话需求向综合信息服务需求转变。

  中国电信已开始调整业务架构,迎接CDMA业务的到来。中国电信将成立个人客户部,与中国电信家庭客户部、政企客户部并列。个人客户部主要针对获得CDMA牌照之后,有个人信息化需求的客户。而家庭客户部面向家庭客户提供固定和移动融合业务,主要品牌是“我的e家”,包括固话、小灵通,固定和移动宽带、CDMA、IPTV等。

 亟待创新业务发展模式

  中国电信虽然近年来在业务创新上有所收获,但在获得全业务经营权后,如果对存量市场的关注大于对增量市场的探索,仍然简单地发展存量阵地和拓展增量市场,甚至还有价格优先的思维惯性,那就很难与中国移动相抗衡。

  中国电信要在“三足鼎立”的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创新业务发展模式,包括存量市场的价值添加、融合业务的创新和差异化增量市场的吸引等。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中国电信不会简单模仿竞争对手,而是根据自身资源特征,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

  国金证券分析师陈运红表示,重组后1-2年内,中国电信综合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在于业务捆绑和信心的提振,其综合竞争力较移动仍然存在差距;重组后3-5年,中国电信综合竞争力快速提升的关键在于产业整合能力、基于FMC衍生的融合业务成本优势、资产使用效率提升、综合财务指标的改善等方面。

  尽管融合业务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但是还面临一定的挑战。工业和信息化部高级工程师陈育平表示,目前,业界均看好IPTV、手机电视、移动互联网等融合业务,不过3G牌照的发放时间、发放顺序以及相配套的管理制度等会对融合业务的发展产生影响。

  中国电信传统经营模式的转变对于重组后竞争力的塑造实在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电信以运营与产品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战略转型才真正开始。

p2p机相关文章:p2p原理


cdma相关文章:cdma原理




关键词:CDMA联通C网电信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