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手机与无线通信>业界动态> 评审专家谈T-MMB:以性能说话

评审专家谈T-MMB:以性能说话

作者: 时间:2008-07-02 来源:中国网 收藏
  据媒体报道,在6月21日召开的/移动多媒体国家标准审查会议上,由北京新岸线公司研发的系统通过审定,确定为/移动多媒体国家标准的技术方案,并即将正式颁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移动多媒体国家标准。

  此后,有媒体报道了国标竞争方对系统的质疑。新岸线随后对质疑予以反驳,一时间关于系统的技术优劣酿起争论。

  带着此等疑问,记者采访了参与此次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国家标准评审的两位无线通信领域的专家及相关业内人士。

  原信息产业部通信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无线电频率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陈如明教授向记者介绍了T-MMB系统的特点及其对产业化的意义。陈教授指出T-MMB系统使用高阶差分调制(8DPSK)的OFDM及编码技术,在高速移动及衰落条件下解调性能较好,亦较稳定可靠;在恶劣时变衰落条件下,在保持较优的载噪比性能的同时,具有较高的频谱利用率;接收端无需复杂的相干信道估计,稳定性、复杂度及功耗降低;频分与时分OFDM符号相结合的8MHz系统与1.712MHz系统模式有兼容性,有利于应用与产业发展。

  在产业化方面,陈教授说,“T-MMB技术为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有利于降低成本及产业化,对于国家高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及产业发展有重大战略意义。与国际标准的数据指标相比较, 该技术至少与其相当或有更高的频谱利用效率及更优的门限载噪比,有利降低成本及提高容量。其采用1.712MHz系统、8MHz系统兼容运作、接收端简单, 芯片的生产制造更容易而且单一化、芯片功耗低, 并有一定工业标准生产基础,有利于产业发展及受用户欢迎。”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秘书长周宝信教授也指出,T-MMB系统频谱利用率高、兼容性很好,适用性很强;该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对国家科技自主创新具有战略意义,具有发展前景。且从数据比较来看,T-MMB至少与国际标准性能相当。

  据了解,手机电视国标评审专家组将T-MMB国标测试结果与ETSI、 IEC等国际组织公布的等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比对。

  T-MMB可以以1.7MHz和8MHz两种工作方式工作。从与欧洲DVB-H标准的性能对比可以看出, T-MMB各项指标优于DVB-H。

  对比显示,T-MMB在1.7MHz 工作方式下,在高速移动环境下的频谱利用率是DVB-H的1.15倍,是DAB的1.5倍,是T-DMB的1.6倍,优于国际主流标准。在频谱利用率略高的条件下,恶劣时变衰弱信道下T-MMB的载噪比性能、最小接收电平、抗时延能力均优于DVB-H系统。

  T-MMB在瑞利静态信道下的载噪比门限比DVB-H系统略优。在动态信道环境下,T-MMB标准的灵敏度优于DVB-H标准。标准邻频数字干扰保护率比DVB-H系统低约7dB左右,优于DVB-H标准。

  在移动性能方面,T-MMB标准支持高速移动,能够满足如高速列车和火车等移动环境的需求。而且在频谱利用率略高的条件下,在高速移动环境下的性能仍要优于DVB-H。

  同样,在8MHz 工作方式下,T-MMB标准的频谱利用率是DVB-H的1.14倍,是DAB的1.5倍,是T-DMB的1.6倍。再次证明T-MMB有高的频谱利用率。众所周知,频率是国家不可再生资源,因此频谱利用率越高越好,且在高频谱利用率条件下系统依然具有较高的性能反映了系统的研发功力、实现难度和成熟度。

  在高的频谱利用率和恶劣时变衰弱信道的条件下,T-MMB的8MHz系统在其他各项关键性指标上也显示出很好的性能。如载噪比门限、支持的抗时延能力、灵敏度等均优于DVB-H标准。T-MMB的8MHz系统,继续支持高速移动,最大移动速度也高于DVB-H。

  据相关技术人士介绍,T-MMB的8MHz系统与1.7MHz系统都可以使用1.7MHz方式接收,这意味着只用一颗基带芯片就可以接收1.7MHz和8MHz两个系统的节目,从而在全球首次实现1.7MHz和8MHz系统的接收兼容,这无疑将对产业化产生深远影响,意义十分重大。

  据了解,由于T-MMB采用差分结构,避开了在相干结构方面的诸多国外专利,因此无须向国外交纳专利费。

  工信部相关人士表示,T-MMB具有国际领先水平,是优质的“中国创造”技术,不仅应作为国家标准加快产业推广,而且政府有关部门应大力支持和推动使其尽快成为国际标准。这是中国在电子骨干产业领域有可能成为全球主流标准的一次重要机会。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