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嵌入式系统>业界动态> 微处理器 多核已成为主流

微处理器 多核已成为主流

作者: 时间:2009-04-08 来源:计算机世界 收藏

  此外,动态和静态图像分析以及信号处理等新的应用,推动了异构的发展。这方面的典型就是AMD公司。AMD公司率先提出Fusion方案,将多个同类型的CPU内核和图像GPU或其他各种内核集成于一块芯片中,形成异构结构,由此大幅度提高了的图像处理功能和其他功能。Fusion方案要求,由第三方提供的各种加速器电路必须支持AMD公司的HyperTransport标准,这样就能实现多核结构之间的存储器共享。多核异构处理器除了GPU还可同时集成信号处理等其他专用系统的内核。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93249.htm

  另一个发展方向是,利用图像处理器GPU擅长浮点运算的特点,将其用于并行处理,即把它作为矢量处理器。这一被称做GPGPU的理念的实质就是将图像处理器用于通用计算(GeneralPurposeComputingonGPU),美国NVIDIA公司是这方面的先驱。究其原因是近年GPU理论上的浮点运算性能已经大大超越了通用处理器。NVIDIA公司的GeForce8800GPU浮点运算性能的最大值已达500GFLOPS。该公司取消了集成多个专用电路的方案,而转向使用集成多个通用运算单元,来执行图形处理流水线中的各级处理,于是,除了图形处理以外,这种具有新架构的GPU也能方便地应用于其他领域。也就是说,可将GPU作为优化了浮点运算的矢量处理器。目前,这种集成了图像处理器的异构多核微处理器已成为通用多核处理器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美国苹果公司、英特尔公司和前面提到的AMD、NVIDIA等公司正在联手打造标准化的平台“OpcnCL”,计划于2009年6月推出首个产品。

  日本把开发用于家电和汽车的多核处理器作为国家项目,纳入其“半导体应用芯片计划”。从2005年至2007年该项目获得4000万美元的投资,其15个子课题有9个己完成,核心项目是由早稻田大学牵头的低功耗多核处理器通用并行处理技术标准API。早稻田大学笠原教授率领日立、瑞萨、富士通、东芝和松下等公司科研人员,确定了上述技术标准“OSCARAPI”,并且成功利用大型计算机的并行处理技术,开发家电专用低功耗多核微处理器。经早稻田大学研究,采用家电专用多核微处理器进行视频压缩,双核处理能力为单核的1.9倍,4核为单核的3.6倍,8核为单核的6.0倍。

  此外,日立和瑞萨开发出用于MPEG2图像处理的8核处理器,其功耗比同等的单核处理器降低73%。富士通和NEC也开发出了可降低某核工作电压或将其关断的多核处理器。目前,日本的多核微处理器大多采用了多核异构结构。另外,上述各公司还配合通用API,开发出适于自己产品的专用编译程序。

  最后应指出的是,芯片上配备更多内核后,总线很可能成为提高系统性能的瓶颈,因此连接多个内核的接口自然地成为关注点。AMD的HyperTransport3.0和英特尔的QuickPath技术都是用于解决这一问题的。可以说,总线已成为提高多核处理器计算性能的关键。

  链接

  ARM与英特尔争夺手持设备市场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在2008年的11月、12月和今年的1月,微软在上网本市场占有明显优势,占据了80%~90%的份额,这个数字的背后是微软的家用基础版XP加上英特尔的低功耗Atom处理器。但是,一股新的势力正在酝酿,这就是Linux加ARM的微处理器架构,ARM已经明确表示要进入上网本市场。

  ARM是一家总部位于英国、出售芯片技术授权的公司,它从事芯片的设计、授权、销售,其产品主要用于智能手机等手持设备,亚马逊著名的电子阅读器Kindle2中用的就是ARM的处理器。ARM处理器以功耗低、电池使用周期长以及成本低而受到广泛赞誉。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ARM正在设法与Qualcomm、NVIDIA、TI甚至Apple合作,争取将它的CPU打入新兴的上网本市场。ARM市场副总裁IanDrew表示,今年下半年就会有采用ARM处理器的上网本上市,不过,他没有透露到底是哪个电脑生产商提供。



关键词:Intel处理器多核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