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电源与新能源>业界动态>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五大态势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五大态势

作者: 时间:2009-07-24 来源:太阳能联盟网 收藏

  放眼全球,2008年,全球薄膜电池实际产量远超预期,达到892MW,比2007年增长123%,连续两年成长率超过120%。薄膜巨头美国FirstSolar公司2008产量更是达到503MW,跃居全球电池产量排行榜次席,而且非常有可能在今年荣登榜首,达到1000MW的产量。从2008年7月份以来,联想、英特尔、国际金融公司IFC等纷纷进入薄膜电池行业。今年5月初,全球最大的电池制造商Q-Cells旗下Sunfilm公司与Sontor公司宣布联手建立世界上最大的硅基多结薄膜组件公司。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96547.htm

  薄膜太阳能电池投资热并没有因市场的暂时低迷而降温,人们看好的是:在光电建筑一体化愈演愈烈的今天,薄膜电池将来在这一领域所拥有的绝对优势。

  校企合作趋势更加紧密

  太阳能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前景,因此,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对于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高校科研实力具有积极意义。今年伊始,中科院即组织有关院士、专家,研究制定了“太阳能行动计划”,希望通过启动这一计划,推动产学研结合,尽早使太阳能成为经济上可以大规模利用的能源。6月1日,全球领先的纳米制造技术企业美国应用材料公司与南开大学、浙江大学签订太阳能科研项目资助协议,为这两所高等院校提供科研方面的支持。此外,由南开大学和天津保税区投资公司合作建立的“国家863铜铟硒太阳能薄膜电池中试基地”中试工艺设备与大面积材料和器件开发取得了重大进展,成功研制出有效面积为804㎝2的玻璃衬底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组件,其光电转换效率为7%,产学研合作成效显著。

  在光伏人才培养上,“校企联姻”模式已经成为为行业人才库输血的捷径。2006年,南昌大学与赛维LDK合作组建了“南昌大学——LDK太阳能研究中心”;2008年10月6日,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国内首个光伏学院——南昌大学太阳能光伏学院。2009年4月,江西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江西太阳能科技职业学院,专业培养太阳能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还是这一年这一月的20日,无锡与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合作成立的光伏学院正式揭牌。5月22日,阿特斯阳光电力与常熟理工学院签订框架协议,双方合作创办阿特斯太阳能光伏科技学院。此外,辽宁工业大学也计划和锦州新日公司合作成立光伏学院;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在四川高校中首开光伏专业,并正式聘请中科院广州分院专家挂职指导新专业建设。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在光伏人才培养上,基本上还停留在二流院校或职业技术学院层面,国内知名院校虽然在光伏领域有所研究,但均未开展系统化的教学。笔者认为随着国家新能源规划的出台,光伏产业的发展空间更大,国内知名院校的光伏教育也将陆续展开。

  全球战略合作步伐加快

  随着全球光伏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光伏企业的战略合作步伐也在不断加快。2008年10月,无锡与河南电力实业集团签署光伏产业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动光伏产业在河南的推广应用;今年3月7日,尚德又与美国太阳能项目开发商3rdRockSystemsandTechnologies,Inc.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开始在美国开发7.2MW太阳能发电系统。4月15日,英利与莱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签订正式战略合作合同,双方承诺将在组件质量控制和组件认证测试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利用双方优势,提升在各自领域的工作水平,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5月初,上海索朗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与江苏顺大半导体发展有限公司建立合资公司,共同拓展美国太阳能市场。江苏顺大在多晶硅料和硅片供应方面实力雄厚,而索朗太阳能则拥有先进的太阳能电池片技术,同时在美国也有一定的资源。合资公司旨在整合双方的优势力量,在美国市场建立起完整的光伏产业链。5月11日,日本太阳能电池大厂京瓷与日本零售业巨擘永旺发布联合新闻稿,宣称双方将在户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的贩卖上进行合作,并计划于今后3年内卖出1万组(户)太阳能发电系统。5月中旬,全球最大的硅片制造商江西赛维LDK与全球最大太阳能电池商Q-Cells合资的系统公司已在德国开工,通过合资组建系统公司,将一改双方都存在的上游过剩、下游短缺的不均衡产业布局。还有德国肖特与IMEC在6月初决定联手进行晶体硅电池片的研发……



关键词:尚德太阳能光伏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