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光电显示>市场分析> 日元升值 液晶构件市场突变

日元升值 液晶构件市场突变

作者: 时间:2009-08-07 来源:LED电子圈 收藏

  2009年第二季度(4月~6月)的大尺寸全球供货量比上季度猛增43%,创下历史新高,构件市场的行情也从第二季度起迅速恢复。经过2008年第四季度(10月~12月)和2009年第一季度(1月~3月)的低迷期,目前迎来了“历史上最旺盛的需求期”。由于市场行情急剧转变,大部分的构件都陷入了混乱状态,这种状况进入7月后仍在持续。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96975.htm

  韩台厂商加快构件自产及本地采购

  2008年10月以后,随着全球经济陷入低迷,液晶厂商的开工率急剧下降。2009年1月,TFT液晶生产线整体的开工率降到了51%。构件市场更是受到了更为严重的影响。

  除了经济低迷之外,这种情况的出现还有其它原因。这就是日元升值。液晶构件大多按日元交易,日元升值导致面板厂商的构件采购金额增加。除了面板价格低于现金成本之外,面板厂商还面临着构件采购金额上升这一非常严峻的状况。

  韩国、中国大陆及台湾面板厂商对日元升值主要采取了以下三项对策。

  (1)要求将构件交易货币从“按日元计算”改为“按美元计算”。这一措施在部分构件上取得了成功。

  (2)在不能改为按美元计算时,要求大幅降低价格。通过这一措施,使多数构件的价格实现了大幅下降。

  (3)面板厂商对构件的库存及供应链进行了调整。其中,对于按日元计算的构件,将订货量减少到了TFT生产线的开工率能够消化的数量较少。另外,还在偏光板方面增加了本地采购及垂直统合采购,并提高了彩色滤光片的自产比例。

  09年第一季度,在偏光板及彩色滤光片等大部分加工构件方面,日本构件厂商的市场份额及开工率均出现下降,给供应链带来了巨大变化。在韩台面板厂商中,出现了推进垂直统合或者提高本地构件采购比例的趋势。其最大原因无疑在于日元升值。

  这样一来,大多数日本构件厂商不得不实施紧急对策,除了削减普通成本之外,还采取了减少临时工、内部机构重组以及暂停设备等措施。

  构件生产体制无法赶上市场行情的迅猛恢复势头

  2009年第二季度的面板需求比上季度增加43%,恢复势头迅猛,构件也随之迎来了历史上最为旺盛的需求期。比如玻璃底板,按面积计算比上季度增长了41%。由于面板厂商没有构件库存,因此出现了订货量迅猛增加的趋势。

  但是,对于第一季度曾拼命推进大型机构重组的构件厂商而言,生产体制无法赶上市场行情的迅猛恢复势头,从而使多数构件厂商陷入了混乱。构件市场行情的混乱状况在进入7月后仍在持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液晶面板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