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手机与无线通信>业界动态> 智能本对抗上网本胜负难料:芯片大战启动在即

智能本对抗上网本胜负难料:芯片大战启动在即

作者: 时间:2010-02-03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收藏

  2008年9月,广州城郊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广州天通传输技术有限公司已经量产了采用ARM处理器、Linux操作系统的8.9英寸笔记本电脑。这家公司创始人之一潘纪泽表示,一年之内这款产品已经对欧美市场出货10万台。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05869.htm

  从华硕推出首款EeePC到“”概念的确立,大致花了一年的时间,又过了半年,开始大红大紫。同样,从深圳的尝试,到“”概念在2009年中国台北电脑展上确立,也大致花了一年的时间;时隔半年,成了美国消费电子展(CES)上的明星,这并不是巧合,而是恰如其分地反映了PC巨头们对新市场的策略:观察,等待,爆发。

  2009年第三季度,爆发的势头开始显现。10月,沈振来表示,华硕将在2010年发布一款184美元以下的智能本。他还表示,市场的成长在变慢,未来想要进一步成长必须依靠智能本这类创新产品来达成。

  然而,依靠上网本实现了快速增长的Acer对此并不认同。同样在10月,Acer CEO兼总经理兰奇表示,智能本市场状况并不明朗。无法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是他眼中智能本的软肋。

  与品牌厂商相比,代工厂商的动作要积极得多。在中国台北电脑展前后,和硕等代工厂商展出的智能本样机就不断涌现。富士康首席执行官助理Young Liu在2009年9月透露,富士康正在研发不少于5款的智能本,分别采取不同的操作系统。

  代工厂的积极动作意味着,智能本要大量铺货,供应能力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是否有足够多的实力强大、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厂商愿意进入这一市场。而品牌厂商们暧昧不明的态度表明,对这一市场是否具备足够的利润空间,是否值得进入,他们还没有形成统一意见。

  可以想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看起来很美的智能本还无法复制上网本的辉煌。另外,在上有轻薄笔记本电脑,下有苹果iPad为首的平板电脑的围攻下,智能本能否突围,也尚属未知数。

  7~10英寸战场的硝烟

  7~10英寸的计算终端,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不可想象。而现在,正是这一领域成为了上网本与智能本短兵相接的战场。

  2007年,华硕推出EeePC时,没有人看好这款产品。然而,在其后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渐渐发现这款产品在便携性和功能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平衡,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上网本”。之后,这类产品快速增长,成为计算终端中举足轻重的一个类别。

  上网本开启了7~10英寸这一传统PC并未涉足的领域。而智能本,则在这一新领域内找到了机会。

  实际上,早在上网本之前,移动互联网对移动便携计算终端的需求就开始受到重视。UMPC和MID正是为此而诞生的。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