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市场分析> 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十年路

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十年路

作者: 时间:2010-03-09 来源:中国电子报 收藏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军转民、发展消费类电子、彩电一条龙工程、支持通信产业发展、集成电路工程(908、909)、电信体制改革、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政策等重大方针、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产业的快速发展,结构调整贯穿始终,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产业实力持续增强。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06687.htm

  2.“十五”期间产业的高速成长积累了结构问题

  1997年《信息技术协议》生效后,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我国的产业在外资、出口和信息化等多重积极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业规模急剧扩大,曾经出现过近45%的高速增长,快速发展态势持续了多年。

  从“九五”末到“十五”末,我国产业的规模从万亿元级,扩大到数万亿元级。在当时的条件下,产业规模的快速成长积累了一些结构的问题,加快了结构失衡速度。举个不很恰当但却很形象的例子:这局面就像山洪暴发,洪水以排山倒海之势改变地形地貌,不再按原来的河道倾泻。“十五”过后,这个产业在自身规律的作用下,增长速度开始趋缓。“十一五”期间,整个产业一直在进行着结构调整,如用数字技术替代模拟技术、用平板技术替代CRT技术、用第三代通信技术替代第二代技术等。当然,调整时期必然要牺牲一定的增长速度,所以“十一五”在取得结构调整成果的同时,产业速度一直在下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产业甚至出现负增长。

  3.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结构问题的主要表现

  行业结构比例失调:集成电路产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所占比重较低。硬件与软件比例一大一小(2008年软件仅占12%,全球平均为39%)。缺乏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世界知名品牌。集中表现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关键技术、专利和标准受制于人,产业大而不强。

  低端产品供大于求,高端产品依赖进口:整机与外围产品、低端产品供大于求、生产能力过剩,很多高端产品依赖进口,形成了高、低端产品供求错位的矛盾。生产处于产业链低端,产业的利润率低;产品老化与新品开发滞后的矛盾加剧,、新型、软件等高技术、基础产品仍然是制约产业自主发展的瓶颈。

  大企业不强大,小企业缺乏专精特新: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现状依然没有根本性转变,缺乏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与同类跨国公司差距大。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增长更多是靠企业数量扩张在支撑。

  市场结构不合理增加了产业的不稳定性:国内需求不能有效启动,2008年以前对外出口占全行业销售收入的2/3以上,进出口贸易成为导致经济运行波动和不稳定性的因素。出口结构呈现“五多五少”外贸非均衡性局面:“贴牌”多、自有品牌少;加工贸易多、一般贸易少;三资多;本土企业少;技术引进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少;整机多、核心少。

  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外资:外资企业占主导、对外依存度过高,使得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增长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日益增大。从总体规模来看,三资企业在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出口总额上占全行业的比重都超过70%,以2005年为例,当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和出口总额中,分别有77%、77%和87%是由三资企业贡献的,三资企业对全行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2%。

  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布局有待进一步合理: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与许多高技术产业和外向型产业一样,主要分布在沿海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存在差异,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差距拉大,未能充分体现区位优势的互补。东部地区近年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面临升级的压力很大,土地、环境污染、用工短缺等因素已经开始阻碍这些地区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中西部地区的能源、原材料、劳动力、本地市场等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出来成为产业增长的有利动力。

  4.危机爆发后,在自发和自觉双重结构调整下取得一定的成效

  从2006年起,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增速开始下滑,但依然达到23.6%,2007年进一步下滑为17.9%,与我国工业总增速基本保持一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开始显现,我们这个产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出口快速下滑,产业增速下降为12.5%,甚至出现负增长,负增长态势直至2009年中期才有所改观。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