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市场分析> 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十年路

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十年路

作者: 时间:2010-03-09 来源:中国电子报 收藏

  2007年以前的规模增速下降,是一种产业自身规律作用的结果。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中国作为制造工厂,其产量已经是全球最大,全球的市场容量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再保持快速增长;二是近年来,全球IT技术的进步处于平缓期,技术进步带来的产业规模扩大效应较弱。当时一出现增长拐点时,我们就开始重视产业结构问题,并提出了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一些思路,只是当时产业升级调整的压力还不大,调整的思路尚不明确,力度较弱。可以说,“十一五”前期,我国产业的结构调整是自发的,是以按其发展规律需要而进行的主动调整为主。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06687.htm

  从2008年起,产业增长的下行主要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因素影响。危机严重破坏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IT市场的成长性,由于外向度高、外资比重高、产业竞争力弱,产业成为受危机冲击最大的产业之一。危机也加速了我国IT产业的结构调整,形成一种“倒逼”机制。为应对危机,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包括:前后7次上调出口退税率、两税合一、增值税转型、出台《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其配套政策、加快技术改造、启动3G市场、推动家电下乡等,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这时候,产业的结构调整是一种自觉的、为应对危机冲击而进行的被动调整。

  过去四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受产业规律作用下的主动调整和各界重视下的人为被动调整双重影响,在各方的合力推进下,产业增长由快到慢,再到负增长,直至又恢复正增长。在这种变化过程中,中国IT产业调整变得更为彻底,也取得了更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为:电子信息产业销售产值实现恢复性增长,内资企业增长速度快于外资企业,内资企业占全行业比重处于上升通道,软件业占全行业的比重稳步提升,国内市场拉动作用增强,一般贸易份额提高,重点企业发展态势良好,中西部增势明显,东部地区增长趋缓等。

  2010年是“十一五”最后一年,也是两个五年规划间的过渡年。虽然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可能无法完成原定的产业发展目标,但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让我们认识到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并开始为此而付出艰难的努力。当前,结构调整是我国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保持稳定的重要保障。同时,今年是“十二五”的规划年,我们这个产业的结构调整思路、工作和成效,将直接关系到新的五年规划的目标、方向,进而将最终决定下一个五年乃至十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质量和速度。因此,2010年结构调整工作尤其迫切。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