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专题> 华为VS思科:十年战争烽烟再起

华为VS思科:十年战争烽烟再起

—— 此消彼长又十年
作者: 时间:2012-12-27 来源:和讯网 收藏

  2003年那场知识产权诉讼之后,依靠自主研发,多产品多领域齐头并进,与在电信网络产品市场展开了全方位的竞争。如今,当重新在企业市场上向发起正面挑战时,对研发的持续投入及在专利方面的成果,也给造成了空前压力。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40484.htm

  2011年,华为申请PCT(专利合作条约)专利数量为1831项,排名第三。截至2011年底,华为累计在全球申请专利达47322件,授权23522件,其中国外专利10978件,在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授权专利5415件,PCT申请10650件。

  而思科此时的专利数量,已经不在全球前100名内,即使在美国国内的公司排名中,思科也从2009年时第18位下降到去年的第22位。

  “思科十年前用知识产权来打华为,华为用了四五年的时间在国际专利上就超过了思科,现在华为的研发人员超过了思科的所有员工。”博客网创始人、 互联网实验室董事长方兴东十年前就关注了那场知识产权之争,也很清楚双方十年间的此消彼长。他认为,华为在产品的很多创新方面已经超过了思科,他在《中国 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思科通过创新已经没法和华为公平竞争了,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已经没办法和华为竞争了。”

  不仅是专利和创新能力已经改变,华为也用远超对手的成长速度拉近了与对方的距离。十年来,华为的销售收入增长7倍,员工数增长10倍;而思科十年来销售收入仅增长1倍,员工数也仅增长1倍,而思科的市值也跌破千亿美元,仅为高峰期的五分之一左右。

  “如果说十年前华为只是思科的潜在对手,现在两家基本上是旗鼓相当。”方兴东认为,虽然华为在企业市场这一块还是不能与思科比,但是华为的技术和产品已经完全具备冲击市场的能力,“华为这种势头,如果在美国能够扎进去的话,思科的领导地位很快就会丧失。”

  事实上,这些年思科一直把华为当作最可怕的对手,即使在公开场合也对此直言不讳。早在2007年4月,谈到竞争对手时,钱伯斯就将华为与谷歌、 微软和阿尔卡特并列。2010年3月,钱伯斯一个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关于竞争对手的问题,他依然回答是华为,并连续强调三遍。2012年4月,钱伯斯在接受 《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采访时,称华为是比HP、Juniper更大的竞争对手,并指责华为“不按规则出牌,剽窃知识产权,网络安全得不到保障”。

  就在钱伯斯不断强调华为是其最强大的竞争对手时,思科却深陷利润下滑的泥沼。2011年2月9日,思科财报表明,该公司的毛利率已经连续四个季 度呈现萎缩。2011财年第二季度的业绩报告显示,思科净利润下挫18%;同期,与思科核心业务相竞争的瞻博网络,净利润同比增长31%。2011年,思 科不得已裁员6500人,减少了每年10亿美元的支出。今年7月23日,思科再次裁员1300人。

  在方兴东看来,思科2009年以来的收入大幅度下滑,主要是因为战略上走了弯路。“思科这些年最大的转变就是怎么跟进互联网,他想进入互联网服 务,过去几年在互联网的服务和消费领域里面,信誓旦旦要跟别人竞争,但是几年下来花了很多钱却没有什么突破,反而在原来领域的创新方面失去了核心竞争 力。”方兴东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几年美国出现很多高科技公司,但思科却明显进入一个向下走的阶段,没有跟上产业的更新换代。”

  然而,十年前那个还够不上思科对手级别的中国公司华为,今年上半年的销售收入达1027亿元(约合162亿美元),超越爱立信成为全球销售额第 一的电信设备制造商,成为思科眼下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当年那个一心想博得北美市场欢心的华为,去年在这个市场上收获了13亿美金,而2010年只有7.6 亿美元。当下欧美各国正在大力推进的新—代无线通信技术LTE中,华为持有15%以上的基本专利,华为通过低价策略打入高清视频会议系统领域后,也将直接 威胁到在这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思科。

  北美市场是思科的战略重镇,为思科贡献了60%的收入。如今,这个雄心勃勃的中国对手试图破门而入,思科又将如何应对?这两个宿敌间的十年战争正在延续,过程与结果均令外界备加关注。



关键词:华为思科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