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消费电子>业界动态> 盘点美国智能穿戴厂商Jawbone的10个死因

盘点美国智能穿戴厂商Jawbone的10个死因

作者: 时间:2016-08-12 来源:亿欧网 收藏
编者按:智能手环可代替性强、对手机依赖性强、且不具备用户粘性最终导致了它不能成为人人都需要的必需品。

  4、人才流失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201608/295409.htm

  2015年5月,Google的一位负责商业的副总裁Sameer Samat加入,一方面他理顺了公司的日常运营,让公司架构更加清晰;另一方面通过软件升级将自动睡眠监测、被动心率监测等功能完全解锁。在他的带领下,有所改善,产品也得到进步。几个月的后,Sameer Samat被重金和Google Play负责人的职位许诺又重新回到了Google。

  2015年年底,宣布了裁员15%,且关闭在纽约的办公室。

  5、错失两次市场、市场份额不大

  来自咨询公司Creative Strategies的一位人士说,现在健身类的可穿戴设备被几个玩家垄断,小米与Fitbit占了70%的市场份额,前者垄断了中低端市场,而Fitbit则占据高端市场的50%以上。

  Jawbone曾经错失了两次市场节日季,一个是在2014年节日季,由于没有实现防水功能而推迟发布的UP3,错过了最佳的销售季;一个是打算在2015年重新发布的UP2也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发布,错过了2015年的节日季。两次错失节日销售季,Jawbone在可穿戴市场的份额低迷,根据IDC的数据,2015年Fitbit占据34%的可穿戴市场份额,Jawbone只有4.4%。

6、国外市场开拓受阻

  Fitbit、小米、Garmin、三星、苹果、微软等公司先后进入该领域,造成竞争加剧。

  现在的很多可穿戴设备制造商,如Misfit和Basis都出售给了大科技公司或服饰公司,甚至耐克这样的巨头都放弃了可穿戴硬件业务,由此可见,国外的智能穿戴设备厂商竞争也是非常激烈,存活下来也是非常艰难。除此之外,大洋彼岸的华米也在虎视眈眈,华米是小米手环制造商,该公司CEO黄汪曾表示,“运动手环品类,残酷洗牌的结果:我们和Fitbit胜出了。过不了多久,Fitbit肯定也要被洗掉。”

  7、官司纠纷

  2015年5月,Jawbone起诉Fitbit,其中一个围绕专利侵权问题,另外一个则涉及盗窃商业机密。主要是由于Fitbit公司挖走了Jawbone五名员工,这些员工带走了Jawbone的大量商业机密,一些专利技术被Fitbit用于开发竞争的运动手环产品。一方面在与Fitbit争夺市场份额上就已经疲惫不堪,而这场官司也花费了Jawbone的很多的精力。



关键词:Jawbone智能手环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