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业界动态> 小小的圆珠笔头,大大的“中国制造”梦

小小的圆珠笔头,大大的“中国制造”梦

作者: 时间:2017-01-11 来源:东北新闻网 收藏
编者按:造个圆珠笔头就说明大国梦?就说明工匠精神?

  中国每年生产380亿支圆珠笔,但核心材料笔头的球座体却高度依赖进口。太钢集团耗时5年,终于生产出中国制造的笔芯。现在,一些企业已开始使用,未来两年有望完全替代进口。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201701/342756.htm

  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能够制造出令世界瞩目的高铁,但为何却无法实现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的完全自主研发和生产呢?中国有3000多家制笔企业、20余万从业人口、年产圆珠笔400多亿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圆珠笔生产国,光鲜数字的背后,却是核心材料高度依赖进口的尴尬局面。

  小小的圆珠笔头,蕴含着大大的“中国制造”梦。圆珠笔头看似很小,但其中有着大的学问。据介绍,生产笔头的设备是一种来自瑞士公司的笔头一体化生产设备,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二十多道工序。笔头里面有不同高度的台阶和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

  如此高精度的要求,小小“笔尖”考验着中国制造。笔头产品的生产工艺是国外企业的核心机密,在没有任何参考的情况下,太钢集团五年多以来一直重复着试验、失败、再试验,终于自主研发出属于自己的“中国笔头”。精度越高,要求要高,也就越考验着中国制造业的水平。

  托起“中国制造”梦,需要不断的科技创新。一个小小圆珠笔的问题,也是我国制造业很多领域都面临的问题。若没有不断的自我突破,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就不会有制造业的突破。同时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是保证科研工作者不断进行创造的动力。

  实现“中国制造”梦还需要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面对精度要求极高的圆珠笔头,若没有“工匠精神”的苦行僧式的钻研,哪里会有突破的一天。同样,中国制造转型的背后还需要科研工作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依然前路漫漫,转变思路,踏实研究,中国制造业水平定能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